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第一期
为什么年底的时候老板会发年终奖?
为什么电影的结尾会让观众回味?
为什么下飞机的时候空姐会微笑的对你说“感谢您选择XX航空公司班机!下次路途再会”?
难道这都是巧合?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局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的过程对于记忆却影响很小,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称为“峰终定律”。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如:
点外卖的时候,我们拿着手机选好自己想吃的,在最后付款时商家免派送费;
在化妆品专柜,购买化妆品后专柜BA会附赠小样体验装
……
这都是在提高我们的体验度,即使在购买的过程中不太顺利,也不会影响我们最终的印象。所以最终评价的决定性因素是峰值和终值,过程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
那么,同样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好的结尾是成功的一半。听了丹尼尔老师的课后,把老师提出的结尾又一次整理并揣摩思考。如下:
1、总结性结尾。如武志红《你内心的冲突,先消耗你,再逼疯你》
童年的痛弱小的我们通常无法承受,必须扭曲以保存自己,而这种保存自己的过程就是神经症形成的过程。(一句话总结,帮助读者回顾文章。)
其实神经症真正展现的那一时刻我们已经长大,那些扭曲的痛会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在我看来,苦难的童年是在为神经症播种各种内心冲突的爆发。(再次阐明观点,引发读者思考)
其实也是在给我们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你已经成年,你拥有力量了,面对童年的伤痛你不必再逃。(引出行动,打动读者)
我的领悟:第一段“无法承受”引出怎么办,作者告诉我们“保存自己”,得出“神经症”的过程。我们的内心从害怕到了解。第二段再深入“神经症”,又阐明“逼疯你”的观点。第三段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三段式结尾,层层递进,跟着作者的节拍,深入人心后产生共鸣。我觉得这样的结尾可以用在总分总的文章中。
2、关联读者。如《为“钱”工作不可耻,但是可疑》
我的领悟:这段结尾连用三个“你”,增与读者间的强亲切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文章结尾中要善用“你”,但又不能让读者产生反感,这还需要我多积累。
3、引用。如吴晓波《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我的领悟:这样引用名人名言更具有说服力,更可信。今后可以妙用名人名言,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4、排比句结尾。如《你这么厉害,一定没人疼吧。》
我的领悟:前三句排比一层一层的揭秘,使文章更有气势,最后又用第二人称“你”带入读者,升华主题。比较喜欢这样的结尾,感觉有强烈的画面感。
通过这次的整理与思考,发现之前写文章忽视了结尾的意义,多以祝福、喊口号草草结尾,读者看多了自然乏味、反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好的文章需要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引发读者点赞、留言。
所以今后写文章可以尝试拟2个结尾,然后联系正文进行对比, 思考哪段更能打动自己。先打动自己再打动读者。让自己的走在前面,才能带动读者思考,从而引起共鸣。
关于起标题,可以追热点,反常理,还可以用疑问句,用数字等。
结束语
关联自己多思考,才能更快的找到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