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读《红楼梦》,很多地方读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读了几次都还是没有读完,记忆中最难忘的是黛玉葬花那一段。
幽怨哀伤,美的不能再美的葬花词,常常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带着青春里如落花般的心事,和一些不能言说的愁绪,伴随着落花的香躯被深深埋进泥土里。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时常感叹做一朵不开的花,其实更好,虽然没有盛放的绚烂,却也避免了凋零的苦楚。但是,好像一朵花儿,开与不开是它自身命运的安排。花开花谢,自是花儿的宿命。
这段日子,又深深陷进了红楼梦中。闲暇之余戴上耳机,听蒋勋老师娓娓道来;晚上临睡前读古典的书,好像白话文少了些许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间或还重温了一遍87版的电视剧,剧中人物与书中人物在脑海中相互交替出现。
一部奇书,从懵懂无知的青春少年时代,读到多事之秋的中年。隔着几十年的岁月烟尘,这本书一直伴随身边,而葬花词总是百读不厌,且每一次读,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班的途中,正是夕阳西下,一个人把车子开得很慢,很慢。微开车窗,让春日和暖的小风吹进来一些。听童丽演唱的葬花吟,如泣如诉,低回婉转,歌声好像把夕阳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感觉纷飞的落花像雨一样,飘飘洒洒,在空中短暂停留又落下。而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依稀就在眼前,锦囊里装满了落花,手持花锄,一边葬花一边哭泣。眼下虽不是暮春,也没有落花,但不知不觉间竟然也跟着伤心难过,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葬花词中最经典的词句,倾不尽无边的哀伤,诉不完难了的情愫!
想起青葱岁月里,那个清秀腼腆的男孩子,在写给我的一首诗中用了沉郁两个字,思忖了良久。可能那时的我,在他眼中是沉静而忧郁的吧!很多年的光阴不再,不知道他已在年年的落花中变成了何等模样?
一花一凋零,一吟一凄清。痛惜缕缕香魂随风飘散,感叹花开花谢无影踪,怨青春年华逝去不复再来。睹物思人,黛玉联想自己无父无母,寄人篱下孤独无依,满腹心酸无人知,顿时惜花怜人,感伤无限。真是一首葬花词,道不尽女儿几多愁怨!
为凋零的花儿们缝制锦囊,为它们埋香冢,一边埋一边哭,在现代人看来好像神经病一样,也许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吧!但是,当你置身于那种情景之中,相信你也会被情不自禁的带入进去!
春尽红颜老,花落知多少!花开时尽赏绚烂,花落时尊重自然规律,让它们的香躯化作春泥来年更护花!
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季的花开花落可以用来大肆挥霍!唯愿珍惜大好春光,不负韶华,怜惜眼前人,开心快乐过好每一个晨昏!
图片源网,如有侵权,望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