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岭南,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或许有的人想到的是从地理方面,海运的优势。有的人想到的是岭南的繁荣,商贸的快速发展。那么,岭南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区域呢?在这里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首先,岭南背山面海,南边为南岭,而北边为南海。整体地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平原混杂。而这片区域整体包括两广,加上一个隔着琼州海峡的海南。岭南地理位置沿海,高温多雨,纬度也比较低。岭南的具体特点包括很多,中间独特的"山"是岩溶地貌,由水和二氧化碳侵蚀作用而成。整体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而在人之文的方面,在早期的时候人们会如何再次生存呢?首先,在食物方面,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和虫子,所以他们吃的很博杂。而在住处方面,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吊脚楼,可以防潮防兽,被称为南越巢居。而在穿衣和文化的方面,这里的人常常在身上纹龙蛇,前额和两边剪短一部分头发,中原人称这些为断发纹身,于是这里从"越"变成了"粤"。那么,在早期,这里能否建立强大的文明呢?很明显是很难的,因为这里依赖自然,也不与中原产生联系,很难获得很大的发展。
直到秦朝,秦始皇有统一八荒的意志。那么他能否顺利征服这里,这里和中原有链接呢?从整体来讲这里并不好打,第一是山高路远,第二是补给也不容易。于是为了补给,秦始皇决定在南方用水运,于是修通了灵渠,把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连起来,这也使得秦朝成功的得到了岭南。
那中原王朝对岭南的统治会稳固吗?为什么呢?综合分析是不会的。首先,从内部的角度考虑,岭南内部山高路远,环境湿热,并不适合发展,而外部如果中原政权不断更换,那么就会导致对这里统治不牢。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
事实上,在秦始皇征服岭南后,岭南容易出现割据势力。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势力的中心会在哪里呢?这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从内部的角度考虑,岭南内部山高路远,环境湿热,并不适合发展,所以实际统治这里的还是地方大族。而外部如果中原政权不断更换,那么就会导致对这里统治不牢。而在各个统治时期,对这里有比较深刻的影响的是赵佗建立南越王国,这里逐渐开始发展农耕。而因为广州优越的条件,也逐渐成为了岭南地区的中心。
那么在秦朝以后,这里主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在正常情况下,因为这里落后,多山,同时湿热,不会受到重视,作为流放之地,但同时这也推动了这里文化的发展。因为中原混乱,促使北民南迁,一些先民们在大山中扎根,因为这里和中原差异较大,而来的人又比较少,所以并没有造成过大的文化改变,他们在深山中传承的中原文化。
通过前面的地理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岭南的海运优势极其明显,比如独特稳定的季风和海陆位置。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优势,长期依然是荒蛮之地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 ,早期的人们航海技术不够,风浪太大,所以无法利用港口优势。第二,之前长期以中原为中心,又有陆上丝绸之路,所以对海运并不迫切。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败,路上丝绸之路中断,才开始发展海运。
北宋之后,经济中心逐渐向南,与少数民族的和平需要钱买,所以对海上贸易有了强烈的诉求,也有了发展。那么哪里会作为中心呢?事实上是广州,广州这里第一是发展历史悠久,有人口和贸易基础。而且地理位置有优势,处在较为方面的平原区。
而到了近代后,岭南的丝绸之路贸易能否长期维系呢?在清朝的时候,虽然闭关锁国,但是与外部必要的贸易往来也不可废掉。仍需设置必要的通商口岸。起初是四口通商 后为成为一口通商。那么这一处通商口岸设在哪里比较好呢? 依然是广州,这里有经验,而且远离政治中心,较少受到干扰。作为清政府特许对外贸易的商行,广州13行的商人是近代最富有的人。那么这里的贸易能否长久维系呢?因为西方人受不了长期是中国盈利的局面,所以打响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也导致更多城市开通贸易口岸,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在不久之后,上海成为中国的主要从山口岸。所以并没有长时间维系。
那么说完了岭南整体的发展,我们再来说几个岭南中独特的城市的发展,它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而在现在也有着不同的情况。
第一个要说的城市就是香港。香港在明朝之前(就是没有打开海运之前),是无人问津的。而在经商的时期,中心是广州,所以香港也没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英国占领香港,在第一阶段时,香港的人通过鸦片走私和苦力贩卖挣钱,但主要是洋商获利。而在第二阶段,也就是19世纪末,凭借着中国内陆广阔的市场,使得香港港口贸易兴盛,同时成为对外中心,由此带来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但是无论哪种,和内陆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而在第三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被战争破坏的香港华商崛起,香港和祖国互惠互利。那么如果香港是一座孤岛,还有如此发展吗?首先从地理的角度上来说,优越的运输位置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能发展的很大因素也是因为其背靠中国,有大市场发展。
而后来,香港回归,那么如何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治理。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以前的资本主义, 一种是用现在的社会主义。如果直接推行中共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会打击香港的资本家,香港的经济和秩序进行扰动。而且香港是沟通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为此,邓小平给了他高度独立的自治权,并且用资本主义的制度。这让香港与内陆沟通更多,同时依然是贸易中心。
但如此合理的发展为何还会出现暴乱呢?主要依然是制度的方面,虽然在当时这个制度可以维持局面。矛盾也在逐渐积累,贫富差距的增大,随着科技时代的深化,之前的成功知道无法的成功,中美关系的紧张,也让这里成为了冲突前沿。但是中央进行了严厉打击,在香港成立安国法,最终平定了暴乱。
如何考虑香港的未来呢?我认为香港的今天虽然已经稳定很多,那依然是暗流涌动,而想要缓解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要尝试着解决贫富差距,教育问题,使矛盾得到缓解。但是想要根本的解决也没有办法,因为用的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彻底改变只会有更大的扰乱,所以只能采取缓解的方法。以后想要发展的更好,我认为香港应该跟进中国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不舍弃之前的优势。
说完了香港,我们再来说另一个独特的城市:深圳。说到深圳,我们也可以想到经济繁盛,但是它和香港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深圳的发展在近40年极其快速的发展,堪称中国发展中的奇迹。那么深圳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呢?首先在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只有两条路,而旁边的香港极其发达。而在1959年~1979年间,深圳至少有六七万人逃往更加繁华的香港,而且大部分是劳动力,当时的年收入差距极大。那么中央应该怎么办呢?严防死守是不管用的,而人们逃走主要因为生活不好,所以要做好的就是内陆发展。但是当时中央没钱,只能开放政策,于是有了深圳经济特区。在最初,因为离香港近的地理优势,这里成为集散和转输商品的区域,向内地疏散为中转赚钱。而在80年代,香港制造业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地价和人工费的极快上涨。而此时的深圳正好有劳动力和土地,于是承接了密集型劳动的制造业,这也是香港和深圳的关系成为了"场"和"店"的关系。而这也导致了人们纷纷南下打工。
在这里深圳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如果仅仅作为别人的工厂,利润依然很有限。所以深圳的下一步就是把"别人"的变为"自己"的,因为深圳在世界前沿与商品打交道的独特优势,所以他开启了仿造之旅,比如华强电子厂。而这其实是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从生产零部件和模仿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过程。同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中,渐渐构成了珠三角经济区,做到了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同时共同繁荣。
那么整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从地理视角看待岭南这片大地从古到今的变化呢?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从地理视角上来看主要就是人们文明的进步带动的,把之前的劣势转为了优势。岭南地区靠海,所以海上贸易方便,在古代这导致了多山潮湿的环境,与中央王朝互动减少,而且农耕不方便,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但在后来改革开放以后,甚至不到改革开放,可以从重视海上贸易开始,这里邻海和与外部连通性强的特点充分发展,成为了这里的优势。
总结来说,这就是岭南地区。一个独特地方,在早期并没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后来逆袭。而它中间又包括很多独特的城市,比如香港,深圳的不同发展之路。是一个结合机遇与自身条件共同发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