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她曾反抗旧家庭,逃婚、做第三者、非法同居、未婚先孕、两次怀着孕嫁人......前前后后爱上了四个男人,最后也被这四个男人抛弃了。萧红爱上的男人都是年长的、温和的、类似父亲的角色,她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男人,是因为终其一生都未曾得到过父爱。
在萧红童年时期,父亲张廷举就一直是冷漠无情的模样。9岁那年,萧红母亲离世,继母进门后,父亲张廷举对萧红越发冷漠起来。父爱的缺失让萧红在成年后愈发不可收拾地扑进一段又一段亲密关系里,以弥补内心的空缺。
原生家庭的遭遇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父母的教育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影响孩子依恋模式的形成。孩子的行为方式里藏着原生家庭的影子,从他的交友偏好和人际关系里,可以窥探出童年期父母对他的抚养方式。萧红父亲对她的冷漠,让她成为了一名缠人型依恋者,渴望亲密的关系,害怕被抛弃的感觉。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指出,孩子在童年期接受的抚养方式不同会导致孩子产生不同的依恋模式,这些依恋模式包括回避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不同的依恋模式在人际关系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可以追溯出童年期所接受的抚养方式。不过,依恋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遇到重大事件时是可以调整和重新编辑的。
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除了是一名心理医生,还是一名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深入地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他将多年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为何是亲近或疏远、冷淡或粘人、病态或健康。
一、早期抚养方式对依恋模式的影响
1.童年早期经历的重要性
“我们的依恋模式主要受早期抚养方式的影响,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形成对其他人的基本期望。”
0.5—3岁的婴幼儿,刚刚开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命运基本掌握在照顾者的手上。这个阶段的经历决定了脑的电—化学模式,脑电活动和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思想和感情的基础,这会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的理解。而经历发生的时间越早,对大脑的影响越持久。
0.5—3岁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人的大脑在特定阶段对某些线索特别敏感,如果在婴儿出生后,不进行任何语言交流,他的大脑将失去说话的机制,而5岁前学习一门外语和20岁再学一门外语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童年早期的经历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照顾者能给予孩子何种照顾,决定了孩子成长以后的依恋模式,这与基因遗传的关系不大。
2. 抚养方式的重要性
母亲在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往往比父亲大,母亲的行为会影响婴儿的脑电波,当母亲漠视婴儿的需求时,婴儿的大脑会有相应的反应,当婴儿试图与母亲互动,而母亲对此不敏感时,婴儿的脑电波就会发生变化。这种脑电波异常不是暂时的,会对婴儿产生持续的影响,并影响到婴儿将来的表现及其与其他人的关系。
例如,抑郁母亲与孩子说话时声音沉闷,总是说丧气话。在这类型母亲的照顾下,婴幼儿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负能量,因此往往表现得更退缩、不活跃、不愉快。这类型婴儿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在亲密关系前大多选择退缩,个性比较孤僻,属于回避型依恋人格。
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能及时回应,在抚养过程中有积极的交流,婴儿的脑电波处于平稳的状态,因此带来了身心的安全感。这样的婴儿在成长以后,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个性也更加开朗自信。
3. 照顾者的重要性
人类从6个月大起开始开始形成对一个特定照顾者的强烈依恋,在0.5—3岁这个阶段,如果主要照顾者经常离开,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因为孩子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抛弃。这种害怕得不到关爱的焦虑,会持续影响孩子的成长,并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被触发出来。
婴幼儿时期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的孩子很容易陷入缠人型依恋模式,缺乏安全感,害怕被亲密的人忽略或拒绝。在童年时期形成了某种依恋关系后,将会延续到成人以后。
因此,婴儿照顾者的敏感性尤为重要,如果母亲需要上班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就需要找一名合格的替代照顾者,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不由亲妈照顾,或许会有潜在的好处。英国查尔斯王子童年的时候,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女王忙于工作,他经常与母亲分离,这种经历对他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因为他享受了充足的替代照顾。如果伊丽莎白女王是个全职妈妈,整天在家照顾他,可能反而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因为她并不是个对孩子需求敏感的妈妈。
对于一些女性来说,整天待在家里照顾孩子是件很抑郁的事,在这种状态下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感觉没有安全感。因此不如在白天的时候将孩子交给满意的替代照顾者,自己出去工作,下班后回来照顾孩子。只有母亲处于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有充分的安全感。
二、四种依恋模式
1. 回避型依恋模式
回避型依恋者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想要自给自足,既不依赖别人,也不被别人依赖;
②认为其他人都是有敌意的,会拒绝自己,在被拒绝之前先拒绝别人;
③更喜欢单独工作,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基本上没有社交生活;
④对失去的人、事,表面上不在乎,其实内心很不安。
回避依恋模式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在童年期受到不敏感的照顾和否定式的抚育方式。当孩子发出情感需求时,却被父母断然拒绝,频繁重复这些令人失望的互动,结果就是让孩子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们便会做出无可奈何的选择:回避一切依恋需求和亲密接触,并说服自己并不需要它。
2. 缠人型依恋模式
缠人型依恋者随时处于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中,想和别人在情感上亲密无间,对于缺乏亲密的关系会感到不安。认识一个新朋友,进入一段恋人关系,缠人型依恋者忍不住对别人掏心掏肺,希望让双方的关系迅速亲密起来。在人际关系中,缠人型依恋者过多的付出,不仅得不到同样的珍惜,反而常常会让对方感到窒息。
缠人型依恋者过于强烈的情感需求,只有回避型依恋者能应付得来,因为他们感情比较迟钝,实际接收到的情感强度比较弱。一个对亲密有恐惧,一定要保持距离;另一个对被抛弃有恐惧,拼命拉近距离,这种“你追我跑”的状态可能不是最令人满意和快乐的,但双方的问题可以使这种关系维持下去。
缠人型依恋模式的形成是由于父母不一致和不可靠的抚育方式造成的,例如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母亲可能会抱起孩子,但是态度显得很冷淡,没有温情,很少主动搭理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和不安,害怕被抛弃,所以变得特别黏人。成年后的缠人型依恋者延续了童年期的不安全感,更容易变得精神紧张和处于焦虑的状态。
3. 混乱型依恋模式
混乱型依恋模式可以说是回避型和缠人型这两种依恋模式的混合体,在倾向于陷入自己世界的同时,又强烈地渴望得到情感上的接触。
在遭受严重的虐待或忽视的孩子们大多会成长为混乱型依恋者,这是对极其令人不安的抚育方式的反应。童年期,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可怕的存在,这些父母更有可能是酗酒者或者药物滥用者,会使用暴力对待孩子。作为孩子主要照顾者的母亲,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又会虐待和忽视孩子,让孩子处于矛盾之中,他们一方面想要靠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害怕受她虐待,长此以往最终造成了混乱型依恋模式。
4. 安全型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者在人群中占50%,这类型的人可以自在地依靠他人或被他人依靠,既不会担心独处,也不会担心不被人接纳,正因为如此反而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在处理问题时,会采取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在面对争执时,他们也能使用最佳策略来处理它。安全型依恋者不会任由情绪随意发散,而是将关注点落在积极的方面,采用健康、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成因很简单:一个敏感的母亲积极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敏感的母亲喜欢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对孩子很上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和温暖。
三、改变依恋关系剧本
1. 依恋模式对个人的影响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依恋模式,都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交友偏好和人际关系。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冷淡,倾向于认为别人会拒绝自己,喜欢把自己困在一个角落里,就算遇到困难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其他人在与回避型依恋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他的冷淡与孤僻,因此也会减少与其来往,而这也反过来验证了回避型依恋者的预期,即别人会对他们很冷淡。
相比之下,缠人型依恋者对身边人很有依赖性,并且表现得很脆弱很需要帮助,因此会赢得很多关注。然而,他们常常也会让身边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有点厌烦,这一点会被缠人型依恋者感受到,这也证实了他们的预期——自己不会受到别人重视。
与这两类型的依恋者相比,安全型依恋者在人际交往中,带有积极的期望,这使他们受到周围人的欢迎,从而也强化了他们的期望,即很多人都是善良且值得信赖的。
不安全型依恋者会被其他不安全型依恋者所吸引,他们会在彼此身上看到相通点,更能理解彼此的内心。安全型依恋者的信赖、支持和温存,在不安全型依恋者看来,显得并不自然。这也是为什么缠人型依恋者容易和回避型依恋者成为伴侣或朋友,反过来,安全型依恋者也更容易和同类型的人成为伴侣或朋友。
由于不安全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可靠性,他们的婚姻或友情是难以维持的。与两个安全型依恋者组成的伴侣相比,两个不安全型依恋者之间的伴侣关系持续时间更短,离婚的可能性也更高。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和拒绝会在生活中不断循环,在证实他们一直以来的期待的同时,也让两个人心力憔悴,最终不得不走向关系的终结。同理,在工作中,由于在团队合作中令人不愉快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
2. 依恋模式可以被重新编辑
依恋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个人的依恋模式剧本都可以被重新编辑。孩子的依恋模式可以被改变,能变得更好或更坏,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安全型依恋者在生活中遭受重大挫折后,可能会转变为不安全型依恋者,而小时候是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在得到了来自他人强烈的情感支持后,或者长大后接受了深入的心理治疗,那么就有可能转变为一个安全依恋者。
小时候受过来自父母虐待的孩子,在他们成为父母后,很大概率延续这种抚养模式——虐待他们自己的孩子。但是受过虐待的孩子如果在情感上和经济上获得了更好的支持,他们就能成功摆脱虐待循环,不再虐待自己的孩子。有过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后,不安全依恋者会为自己寻找更积极的环境,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变,在人际关系中不再持有消极的看法,也因此能得到来自周围人积极的回应。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有个金句:“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我们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童年期的经历慢慢堆砌而成的。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里将这个缘由进一步剖析出来,情感需求被忽视和被满足的两个婴幼儿,将有着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成年以后的生活轨迹也因此大不一样。然而,奥利弗·詹姆斯最后也指出,我们的依恋模式剧本是可以被改变的,也许我们会遇到愿意给自己提供强烈情感支持的人,如果没有,那就积极寻找心理治疗,努力摆脱童年期带来的不安全依恋模式,为自己创设良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