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世界上总会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到或者离开这个世界。有的人因为疾病,在亲人的照顾中离去,有的人因为悲痛,虽未及轰轰烈烈,却也备受关注;而有的人,尽管已经离去,却都无人察觉。她,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莉迪亚。
哪有人习惯安逸 不过是害怕失去罢了
聚光灯下,总有人明亮闪耀。但是,正如数以万计不畏挑战的人一样,也有很多人,紧紧抓住命运赐予自己定位一切,对于失去的恐惧如同一种天生的基因一样,在她的生命中扎根。
因为目睹过失去的状况,所以对于小确幸的追逐,成为莉迪亚这个小女孩内心誓死想要捍卫的梦想,每一个聪明的大人,请你不要试图忽视一个小孩子的决心。有时候,那股小小的倔强,总是可以凝聚成势如破竹的能量,虽然那股能量或许并没有振聋发聩的声响。
小小的莉迪亚,“欣然”接受着玛丽琳和詹姆斯给她的爱—努力学习、广交朋友、做医生、有准则,她尽管不曾说明,但她知道,这都是父母不曾完成,留有遗憾的理想,而只要她自己接受这一切,并且稍稍主动做一些事情,就能让父母倍感欣慰,能让他们这个家更安稳。那么,既然这样,她愿意读那一本本枯燥乏味的书,攻克一个个难解的课题。
爱,自古都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相爱如蜜,有人爱如潮水,但有的爱则像一把涂满蜂蜜的剑,足以扼杀一颗雀跃的心。一心想要付出更多,想要女儿成才的父母;还有坚定的想要维护家庭和谐的女儿,他们心照不宣,共同努力,想要寻觅自我生活的阳光—终于,不堪重负的小肩膀,坍塌了。那一刻,恐惧烟消云散,她做回了自己,悠然地消失远方。
那些生命难以承受之爱
还好,以沉重的情节开头的故事,终于在结尾学会了释然。莉迪亚用她的生命,给每个人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都曾经用物质、用亲情去捆绑一种虚幻难得的幸福。我们以为那是对方所需要的,以对方 之名的付出,终究如同爱的浩劫,将正常的生活轨迹无情打乱。
当最后,玛丽琳和詹姆斯相拥、汉娜在父亲背上感受到不曾拥有的欢快时,当内斯一拳打向杰克却重获新生时,小说的画面终于抵达了一个正常温暖的境地,历经悲痛,所有的人学会了感恩当下。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旅程,莉迪亚选择了做自己,你也可以选择另一种不同的方向,主要你是快乐的。记得在《真正男子汉》写家书环节中,蒋劲夫用自己漂亮的字迹写道:“希望自己人生为自己爱的人燃烧”这样,未尝不可。只要燃烧的人生,是充满无尽快乐与希冀的,那就是值得去拥有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吧,每一种方式都可能散发迷人的芬芳,现在,我想听见你的“无声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