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想哭的时候,也常常是笑的。 ——莫里兹
看过《我不是药神》后,再看海报,脑袋里就会跳出这句话。
生命之火要萎了,没有神的光环,平凡的人,为活着而无奈、而挣扎、而拼搏、而勇敢。小人物的爱、道、义,大社会的法、利、情,生活的朴素面目,被电影和盘托出,那苦难之中最坚韧、最温情的张力,一点点拉扯、逼近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传递颤动人心的力量。
悲,因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老吕走了,黄毛死了,后来的他们,站在阳光里,笑靥灿烂。
勇哥破产了、被捕了,后来的他,得知格列宁列入医保,笑得释然。
就像鲁迅在《药》的结尾给坟上平添了花环,《我不是药神》在结尾是要给观众希望的。然而,看过哭过,浓浓的悲哀与压抑,却如鲠在喉、如石塞心,挥之不去。
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我不是药神》中,程勇的救与不救,是利与义的两难;吕受益的活与不活,是爱与责的两难;曹警官的抓与不抓,是法与情的两难……
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对错,因为你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划线就不同。电影传递的悲伤,不是让观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悲悯,而是感同身受去体味,被生活无情的围追堵截,无解中求解、无路却逼着趟出一条路。让人窒息的现实。
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程勇是故事的主角。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程勇这一角色在电影中是“挑战”制度、揭示主题的绝对担当。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描述人的三类行为动机,利己(希望自己快乐)、恶毒(希望他人痛苦)、同情(希望别人快乐),程勇身上都有具体诠释。但是,程勇这一人物并不丰满,从打老婆、卖假药的混混,到悬壶济世的义者,情感转变略显生硬。
老吕、思慧、彭浩和刘牧师,分别代表家庭、母爱、义气和信仰,是生活惨淡底色上,朝向希望的明媚光亮。其中,老吕受到好评如潮。一方面是人设多层次、多面化,血肉丰满;另一方面是王传君从“关谷君”到吕受益的神级蜕变,演技了得。
老吕是病人,千方百计求药医治,渴望活着;是父亲,对宝贝的留恋和慈爱,融化一切;是丈夫,爱到最后为妻子唯一能做的是放手,不愿拖累;是好哥们,感恩勇哥、跟定勇哥,义无反顾。整部电影的泪点,几乎都在他身上。平凡而真实的小人物,他的经历、他的情与义、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引起观影者的共情,想起身边的某某,想起自己的种种。电影结尾,吕受益站在人群中,笑靥如春天,多希望他真的还活着。
卢梭说幸福很难同感,不幸则容易感同身受。地铁上、路边上看到乞讨,平台上看到疾病众筹,自己都会捐助一点。有时会被善意提醒“没准是骗子呢”。一笑而答谢。不过一点小钱,自己损失不了多少,也帮助不了多少,尽一点心意而已。
暖,人生海海,做快乐的芦苇
《西部世界》(West World)里人类对AI人说:I was born,you were made。然而,肉身人设们,谁没被现实重新编程、悲催的加入新剧情过?谁没经历过生活把你揶揄得体无完肤,撞得七零八落,自己爬起来,收拾起一地狼藉,带着疲惫继续隐忍前行?
《我不是药神》中各色人物的生命轨迹,被制度、被疾病、被情感、被意外,冲撞得失去控制。急流、险滩、暗礁,生活的小船,说翻就翻。活着,虽步履维艰,但会因了温暖慰藉而坚韧向前,自然而然。
错过人、错过事 \ 有去无回旅程中 好的坏的 都是风景\ 微笑怀念
别放过时间、别放过自己 \ 转瞬即逝光阴里 多的少的 充满意外 \ 抓紧生活
人生海海,一苇以航。平凡、渺小,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