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自我发展心理学》开篇第一讲:选择。
关于选择这个问题,以前内心非常的模糊,没有深入的思考过,总觉得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只有无奈,让人异常难受。
自我发展心理学指出:
1.你说的没有选择只是你不愿意选择,不想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说这不是你自己的选择,选择不做选择,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3.面对坏的环境时,都说自己没有选择,难道只有好的环境才有选择,才是自己的选择,好坏只是随机出现而已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一个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的男人,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二战结束后,他的家人多数都已死于集中营,弗兰克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然后花费9天时间,将自己在集中营中的亲历体验和思索观察记录下来,最终完成《Man's Search For Meaning》。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奠基意义的著作,因为其提出了在心理学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意义人生”概念。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那怕深处可怕的集中营你也有选择的权利,可是面对选择,又有多少人能勇敢面对,面对生活有人主动去选择,又有多少人被逼着选择,还有多少人选择不做选择,而被动做出了选择。
人生就是成千上万的选择题,扑面而来,大多无关紧要,而转折点的几个重要选择题要做好,可是又有谁能选择好,是运气?还是实力?反正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跪着也要走完,道路湿滑,匍匐前进,不管做不做选择都是你的选择,没人能替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