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乘坐火车出行,总有许多感慨。
有时感叹高铁事业突飞猛进,从南到北原本要三天的行程现在只需要一天。有时感叹民工基数依然巨大,每一次乘车最大的群体就是农民工,现在已经是农民工二代。
家住山东,山东河南本是全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但我家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能通高铁,不过据说2020年就可以实现了。所以到现在几乎每一次回去都还是乘坐火车,从绿皮的临快坐到了K字头的普快。有时奢侈一点就坐飞机,但对于交通路网发达的地区来讲,对比火车直达家门口,飞机根本不能算是回到家。
这次乘坐的是硬卧,还是因为抢票软件才买到的,因为种种原因来回反复才又折腾回家,否则在北京过年也挺好。冬天的硬卧跟夏天完全相反,本来空间就狭窄,加上冬衣行李更加拥挤了。夏天的空调开的很足,所以盖上被子其实还是挺舒服的;冬天的暖气开的也很足,但是因为冬天本来就穿的很多,所以比较难受,不盖被子睡不好,盖上被子出了一身汗,还是睡不好。
火车不像飞机可以自由选择座位,基本上同一片区域的乘客会分配到同一个车厢,交谈之间就露了馅,你来我往其实都是一个县的,稍微远点也就是一个市的。这就让人容易联想到现在的大城市病,实际上最缺乏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切因为工作需要才产生的来往,也是因为太忙太累了,所以人们更愿意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真正的好友是少之又少,能够经常见个面、一起吃个饭的都夸张的说可以算是生死之交了。这在火车上尤其是硬座车厢,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卧铺还是相对独立的空间,而硬座就相对开放了。还记得以前每一次回家,都是临时在车上认识的一夜旅客,意思就是只有乘车的当晚因为坐着无聊相互之间聊聊,现在应该也是一样的情景吧。去年半夜乘坐列车买了一次站票,已经验证了确实是这样,以前因为手机还没有这么智能,最炫酷的娱乐方式就是拿着笔记本电脑或者PSP在火车上玩游戏,但因为电量有限,耗光电量后大家实际上还是同一个水平,最持久的娱乐方式就是打牌,可以打一夜。现在不同了,因为时代进步,手机上应有尽有,再加上充电宝等等的出行,硬座车厢的交流比以前少了,但是夜间的无聊,来回流动的人群还是产生了一些交流。
硬卧车厢则不然,尤其是在当我体验了动卧的独立空间后,真的切实感受到了私有性的趋势,不管是私有空间还是私有财产,经济的进步必然导致对私有的追逐,或者说,私有化促进了经济的进步。而这个私有化在现在的婚姻关系里也同样适用,经济的支持作用与发言权必定要匹配才不会失衡,就是因为现在人们什么都不缺了,才催生了诸多更高级的烦恼,而私有空间就成了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