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了就只好逃离
世上有一种勇敢主义,就是出逃
我现在极少想起老家了。
尽管我心底里会思念那个地方,但我发现我真正想念的不是哪里的生活习惯和氛围,不是哪里的思想和观念。它们让我忘记去想念家这个地方。因为我改变不了,所以只能出逃。
贫瘠的大地让思想也贫瘠
我的故乡在临沂莒南。
在我的记忆里,那里穷的很。最基本的生活一直是每一个人都处心积虑的想的事情。对于年轻人,上学和早早的下学打工是两种出路。我一直以为等到生活富裕了,一切都会好了。
可惜的是,生活的富裕并没有让老家的人精神也富裕起来。延续的旧思想和生活习性随着人年纪越大,越发的桎梏保守。修建的大道和奔驰的汽车,即便是改变世界的互联网都没有改变他们的大脑。
物质的越来越富裕并没有让大家视野越来越远
当对于生活需求,除了基本的,再高一点点就要应付凑合时,不仅仅折射出物质的贫瘠,更折射出灵魂的可怜。
我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农村今天已经改善很多。尤其是在基本的生活上,即吃穿住行。但是消耗的却是文化本身。
比如,农村的婚礼越来越简陋,而非简单。或者花钱找一婚庆公司包办了事,或者在自己家找厨子做菜招呼下亲朋好友,这两种本质都一样,全围绕着“吃喝”和图省事或省钱。其中,你不会感受到什么文化气息,比如风俗礼仪等。
比如,非要生个男孩。生一群孩子。
比如,根本很难跟长辈平等的聊天。大多数家长觉得自己是长辈,孩子就得听我的。而且有时没事就会拿出“你还是孩子”的万能理由。
就像高等知识分子逃离大陆一样,年轻人也在逃离那个叫做老家的农村。即便他们眼里含着泪水。事实证明,也只有出逃才会让一个贫瘠之地早点死亡,然后获得新生。
与其改变不了,就要摧毁消灭
我们的农村老家正在自我革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