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说到“意义”时,似乎有两种用法。比如,历史书上写波斯战争的意义,有一条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打个仗,死那么多人,当时谁也没想着要去促进文化交流,但后人一看,这却是这场战争的意义。再比如,发明钟表的人,多半想研究制造一种记录时间的工具,但它对于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人摆脱自然的约束。从以前的看天行事,天亮起床,天黑睡觉,到后来可以看着时间规划自己的一天。我想说,这些东西确实是意义,亲身参与那些活动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会产生哪些影响,结果,后人一看,“意义”重大的不得了啊。
而在另一种情况上,我们有时对没发生的事情也讲其“意义”,但这里所说的“意义”与上文所讲并不相同,我将其称作在假设条件下的意义。最常见的是做某个研究的“意义”。在研究开始前,就要阐明这个研究的重大“意义“,在申请项目经费时则更是如此。奇怪的是,事情还没发生,怎么就来了意义?这个时候,所谓的意义是在一种想像条件下得出的 。即,这个研究如果成功了的话,便既能解决A,又能解决B,还能推动C……。对研究不成功的情形,常常避而不谈。当然,少数人也谈研究不成功的意义,但多半是那些性子执拗的研究者,要告诉别人,“这个研究没成功的话,我会得出这条路径不可行的结论”,这话听起来一方面像是给自己鼓劲,另一方面也觉着是真切的热情。
回到这两种意义的区分上,我想说的是,后者所谓的意义,更像是个目标。意义往往是对“木已成舟”的事情进行评价,目标则是射箭之前的靶心。一个在事后,另一个是事前的预想。这种预想的“意义”当然也可以激励行事者本人,但过分看重这种预想的“意义”则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好奇的东西因为没有找到那个预想的“意义”而得不到支持。再比如,沉浸在这种预想的意义中,容易让人自我感动而忽视客观的规律,有种用“意义”洗脑的感觉。一个充满了预想的“意义”的社会环境中,本身也不那么纯粹。外行人问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时,回答一句“我喜欢”比起滔滔不绝地回答其“意义”,既干脆且利落。当然,内行人不会问这么大且宽的问题。
也因此,对那些没发生完的事情,问其意义,多半这问题本身就不那么有意义。像是问,“为什么要学习啊?”,“为什么要读书啊?”,我到是觉着反过来问可能更好玩,“为什么不学习?”,“为什么不读书?”。“学习是为了以后会有更好的生活”,那学习时的这段生活呢?干嘛非得找一个“意义”将现在的生活定位在为未来做准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