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毕业考试前,自己曾经计划了很理想的节奏,想好好总结一些东西,深入学习思考一些东西,当时内心中的那份小激动像小兔子一样都要蹦出来了。结果,就是各种内容的临时弹出,心很难静下来!
记得《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中研究结果:要想在某一方面达到一些收获,至少需要专注10000个小时(有的说是五年或者七年)。这就要求每天八个小时专注于某一事物来做。当我听说这个结论时,我很激动,因为他们没有说必须智商达到超人,咱普通人也有飞翔的机会。当时觉得就试试,抓紧凑凑这10000个小时。
做了才知道,一万不容易啊!工作中的事情要做好,家里的事情要把握好,孩子的事情要管理好,亲朋好友的事情要处理好……各种事情处理完,基本就是没时间了!越是在意,越是抓狂;越是抓狂,越是难做。直到有一天想通了:好歹一万不变,方向不差就越来越少。突然也明白了一个现象:为什么牛掰的人都是很个性的人!其实不是他们个性,而是他们把处理各种事情的时间都用在了一万里面,看着好像和常人不同,但是他们这类人还是蛮像的。其他著名专家的事迹都是书上看的,他们研究起来连自己都忘了何况家庭、人事这类“身外之物”了,也许有加工的成分,但积累的过程一定是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的。我特别崇拜我小学老师的爱人,自己不断努力学习,从讲师一直成长为国内同领悟的专家,每次去他家,叔叔永远是在书房看书学习,给人的感觉就是“望尘莫及”!正因为此才有最后的一万成功吧!为何能够如此全情的投入?应了那句著名的名言:每一个成功男人(或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或男人)!也许真的是“欲练此功,必先自疯”吧。
成不成功不知道,但静心付出慢慢努力一定不会错!所以,静下心来慢慢做吧,一万不够再来一万,只管做就好。嗯,好像明白了那句广告语的价值:静心……,才能深情的去做想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