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做互联网的人都记得“雷布斯”关于风口的猪的名言,在没有了最后一道屏障以后,传统企业该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转身?《打通》这本书也许会有一个可能的答案。
正如全书开篇所说的:“未来的商业世界是混元的,而非割裂的,……这如同一个奇妙的数学公式,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会取得无穷尽的可能。”在混沌的商业世界里,原先制胜江湖,号令天下的许多东西变得不再那么适用,那么传统企业该用什么去做自己的选择?大工业时代传统企业屹立的关键又是什么?本书总结出传统产业的风口有四大特点:“一是看天吃饭,天就是宏观调控的走势;二是寄生于权力和资源;三是依赖规模扩张,迷信大而不倒;四是赚用户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钱。”
这是传统企业的内生性基因依赖,互联网的时代,这些基因的魅力已经开始消退;旧时的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在互联网企业眼里不过是雕虫小技,互联网代表着信息沟通的顺畅,轻资产则直接引发成本模式的再造。
那么,是否传统企业全盘互联网化就能成功呢?非也,传统企业纯粹互联网化将引发价值网的崩塌,正如书中所举苏宁的例子,苏宁用传统精英企业模式做互联网电商,在一个要求所有员工都打领带的企业里,谈何互联网精神?那么是不是只有小企业,凭借船小好调头就能轻松实现互联网化改造?而大企业只能望洋兴叹?甚至有更为极端的观点认为: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是个伪命题,枯干的老树上无法长出新枝,要么早死早超生,要么就采用“自宫”之类的激烈手段。若如此理解,就曲解了何伊凡先生的苦心。无论你是大象、蚂蚁,还是猪,“打通”早已不是“分子层面”的改变,而是深入企业基因的“重组”。
传统企业想要实现大象起舞的变革,就必须理解书中斯巴达与雅典的对立统一。集权至上的斯巴达崇尚军事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天然实践者,代表着强执行力,而崇尚自由民主的雅典,代表混沌理论。对于一个拥有着斯巴达式基因的传统企业而言,想通过顶层设计变为雅典似乎只能邯郸学步,但为什么不能在两者间寻求平衡,以混序的理论指导基因重组呢?混序,混沌与秩序,通过有机结合为一体,在原先的绝对秩序中给混沌留出口子,允许企业内部的些许“失控”。以互联网思维改变自己的行走线路,将两种基因内置于一套体系中,想不发生矛盾很难,但在矛盾中寻找和谐,追求平衡点,就可将传统企业置于一个最容易变革的节点,应对市场瞬息万变。所以,作者认为,打通了基因壁垒的传统企业反而比互联网企业更容易践行互联网精神。既然任督二脉已通,有了翅膀的猪又何需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