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非常反感去外面吃饭,不管是去饭馆,还是去亲戚家。不为别的,只因为欠缺了一份家的温馨。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哪怕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幸福的味道。
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三年,我们是需要在学校寄宿的,因为有晚自习,早自习需要上。周五下午,我们放学回家,远远地就会看自己家里的屋顶有没有炊烟升起。如果有,就会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去,因为父母在家,在家就意味着有热的东西可供填饱肚子。如果没有,就会慢吞吞地挪回去,父母不在家,通常都是冷锅冷灶。
一到冬天,家家户户袅袅炊烟升腾,一来农田里的活基本上都干完了。二来家里的年猪都杀了,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大人们看着挂在火炉上方的猪肉,谈论着来年的打算,小孩子完成了作业,便坐在火炉旁吃零嘴——在炉灰中捂得香喷喷的土豆,番薯。便是我们的最爱,一边吃一边大口呼着气,没进嘴里的土豆番薯在左右手中变换着位置,因为太烫了,又舍不得扔。这时候的生活是最好的,锅里煎着金黄的腊肉,再在菜田里扯一些白菜,洗干净掰成几瓣。肉吃完之后往锅里倒些水,待水滚之后烫些白菜,吃的肚皮圆滚滚的才罢休。小时候我和妹妹最喜欢抢的就是大白包菜里那嫩黄的菜心。
现在高楼大厦有了很多,家家户户再也难见到炊烟。下了班回到家,大家“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这世界剩下的便只是那一堵堵围墙和一扇扇紧闭的窗。一层楼住了几年,可能也不知道对面的邻居到底长啥样。
日子越过越好,最怀念的还是那烟火气,日子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