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根本,初始,在人为形神、性命。正,纠偏使之合于中道、平衡。正元,即正根本而达伸展中正、光明正大,含正形、正身、正意、正心、正道次第。内劲,人精气神运化之路径、力度,内劲足则体泰心宽。五行,水、金、木、火、土,暗分阴阳,其相生相克之性,乃内劲生化之规律总述。拳,武术之别称,含手、眼、身、法、步之变。正元内劲五行拳,是以外在中正之身形动作、为动,去催发内在元气、为运,在神形互动、实虚互化中全运动之义,而达形神兼备、阴阳平衡,明了动静本一、真空妙有之旨。则正元内劲五行拳,实为认知自我,妙参阴阳;养性益命,以武入道之方便法门。
“舍力舍意内劲生,五行化合蕴妙灵。正行正心正等觉,道法自然一体仁。”为正元内劲五行拳之心法要略,现略解如下。
“舍力舍意内劲生”,指在行拳过程中所有身形动作不需后天之力引领,也不需着意引导外在之动和寻找内在之动,在舍力舍意的空无状态下,周身自然会生发出一种有别于后天拙力的自然力量,如婴儿乎不假作为的自然内敛力量,同时又朝气蓬勃神采焕发,为内劲之初发。此即顿法,又名反寻之法。
正寻之法,世人多知。如天下学问,多起于有,从有为处入手,以已知之有去认知未知之有,并用舍法,不断舍去已知之有而识未知之有。现代科学的发展莫不如是,即《道德经》言“有,名天地万物之母”,通过有去认知世界。如此反复,终致有一天,在舍无可舍中致于无法,而认知到“无,名天地万物之始”的存在,如当今前沿混沌学之研究范畴。同理,古之拳法亦多从形与意入手,在象形具意中渐次舍法而达于无形无意为真意,合于真空妙有之境。此即正寻,从有练至无。然而有、无之存,为本然之存,非因人而存。又本然之存为一切现存。因此正元内劲五行拳起始即从无处入手,在空无中刹那间生而知之妙有之存,此为反寻顿法。
如从阴阳、元气论,人白天思虑、动作以劳精气神,此为后天意识系统的运化。夜晚睡眠,后天之思虑、动作停止,然后元阳系统在无意识状态下居于主导地位而运化起来,以补足精气神。因此人的生命即在白天与黑夜的一损一益中维持精气神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由此可知人欲求养生、神足而不劳神,从无意识处入手是启动元阳系统最直接的方法。元阳系统启动了,也即先圣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中天者,元阳之别称也。世人皆知物理学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会产生电流,而伴生出电磁力。则天行健亦同此理。人在天行健的状态下自然会生发出内在的力量,即内家拳所言之内劲。则舍力舍意实为内劲生发之秘法。
“五行化合蕴妙灵”,浅层意义上讲,人之动作劈、钻、崩、炮、横为身形手势,与五行之金、水、木、火、土相对应。又人之五脏六腑与五行相对应。则在内劲生发的状态下,劈、钻、崩、炮、横的动作训练实是凝聚精气神、强化五脏六腑本气的最佳方法。如人的肺功能弱,则常练劈拳自会增强肺的活力。又五行相生相克,则从整体上来说五脏六腑之间会通过五行的生克来达成新的平衡。如一个人心火盛,而钻拳属水,则常练钻拳自会去掉心火。如此种种,在五行拳的操练过程中人的精气神俱足且平衡了,则健康无病是自然事。故知天下拳法自具养生之道,即此理也。
动作、五行、脏腑之论,如拳之形,脏之象,世人多见于有。然而从整体上论,五行者,实无之又名。世人多知“道生一、一生二”而至五之理,少知二者合阴与阳为太极,为无。同理五者合五行亦为无。则知五行化合中亦存太极、为无。而无中自含妙有。因此若五行仅见于有,可练至功深之境而难具灵之妙。只有当五行练至无处,才自具妙灵。则“五行化合蕴妙灵”实五行整体论之阐释。
“正行正心正等觉”,行者,言行、行为也,首见于身之形。则正行需从正身形开始。形正而付诸于内,由实虚互化而正经络达阴平阳秘,是谓正身;经络正而达于外,有意领于苍穹而成虚灵顶劲,是谓正意;意正而以此练此,行阔心之法明物我同源,是谓正心。心既正,行亦必正。则正行正心实乃于行拳中认知到先圣所言之阴阳、经络、元气、内劲等实为真实不虚,又人身之存实与外在宇宙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在这一认知过程中逐次破开小我的概念,知大我之不虚。此一过程亦永无止境,永远是明天更美好,谓无上正等正觉。
“道法自然一体仁”。《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一义,指人存身于地之实界中,遵从实界之运行法则。又地与天之间有暗通之处,则地之运行也要受到天之制约。而天之行,亦要受到宇宙整体运化规律的制约。宇宙整体运化规律即道。而宇宙又是自然事自然存,因此宇宙之运也亦自然而然,谓道法自然。此一循环于拳而言,浅层次上是指人内劲之运经阔心之法,最后合于宇宙之运中,是谓合道。既合道,则万物皆为一体之运无有分别,是谓一体之仁。
综上所述,正元内劲五行拳心法中既有行拳之要,又含正心之旨,是身与心互参互修之法,而至身心不二。又五行中自含正元、内劲之义,则正元内劲五行拳之名称实有重复之嫌。然则在当今内家拳体操化的背景下,五行拳加上“正元内劲”之前缀,意在提醒人们习拳中形神互动、实虚互化、先天之劲的存在及重要,非为标新立异之举。若读者能于此中理解作者之良苦用心并能有所收益,则作者班门弄斧之举,亦不惧贻笑于方家,略有所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