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了小盆友幼儿时期关于“为什么”的记录,在馆长曾老师的启发下随记一些榛榛的“为什么”,才发现,“十万个为什么”原来就在生活里的她那里:
1、榛:为什么叫甲流?不叫其它流?
爸:……(百度时间开始)
2、榛:为什么人长到一定的高度就不长了呢?
爸:为什么长得特别高的树也特别粗呢?
榛:因为它长得久!
爸:那有没有长得特别久又特别细然后又特别高的树呢?
榛:…………
3、榛:你知道为什么爸爸给你舀的冰糖银耳汤多一些,我的少一些呢?
妈:为什么呢?(你刚才已经喝了一碗了,晚上不要喝太多了吧!)
榛:因为爸爸说大人不怕烫,小娃娃怕烫些,少舀一点凉️得快!
4、榛:为什么社区医院里的医生就会笑着对待病人,而儿童医院、华西医院的医生就老是凶巴巴的呢?
妈:你感觉社区医院和那些医院还有什么不同吗?
榛:社区医院人少,那些医院人太多了……
妈:是呀!你想那些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看那么多病人,每个病人的情况又不同,每个人还️很多复杂的、简单的,甚至是无需解答的、无聊的问题,你说假如你自己是个医生,心情会怎么样?至少没有社区医院里的那么轻松吧?压力也比社区医院的大,在那种环境下,医生的职业本身又相对是很严肃的,当然就会相对显得凶巴巴的啰!你觉得妈妈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呢?
榛:我喜欢温柔的医生,害怕凶巴巴的医生……
孩子们在问我们为什么的时候,也触发了我们的思考:是呀!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回答呢?她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呢?我怎么没有想过为什么呢?我小时候问过这种问题吗?我问的问题会不会更有意思呢?…… 童年已经过去,我们现在会在什么情况下会问为什么呢?问些什么样的为什么呢?会要去找答案吗?怎么找?……
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开始!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