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继北京柳公子之后,上海严公子火了。
起因是他发了一条“1888w”彩礼和女朋友分手的原知乎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也让被大家讨论已久的江西彩礼最高话题冲上热门。
帖子的内容详细描述了该男子和女朋友在谈婚论嫁期间的一些情况,帖子名字叫“大家觉得江西女生怎么样?”
答主先介绍了一下他和女朋友的情况,女朋友是江西萍乡的,在美国留学时相识相知相恋,感情非常好。
后面回到国内准备谈婚论嫁时,他本身家庭条件不错,也准备好以百万彩礼迎娶女朋友,房车也都没什么问题。
但令答主没想到的是,女朋友父母提出的要求竟然是1888w彩礼,外加给每个前来观礼的亲戚10w红包,还不算其它的常规要求。
当男方表示不同意时,女方父母开始指责他,明明有这个条件,却不愿意拿出来娶媳妇用,并且还说女孩嫁过去一辈子挣个两千万都可以,别说这1888w了。男方表示自己父母已经帮自己买了房子,彩礼钱是需要自己承担的,这个数额,不可能拿的出来。
此时,女朋友也是站在父母那边,对于男朋友的态度,也表示十分不满,觉得他没有真心想求娶她的样子。
对于女朋友的表现,男生同样表示十分失望,觉得曾经的挚爱现在已经变的自己不再认识。
最后因为种种矛盾,在女朋友不可置信的情况下,答主最终选择了结束这段感情,并表示就算一分彩礼不要,也不会再选择娶她。
对于一开始提出的相依为命,是当时2022年在纽约一起躲新冠疫情,情况凶险,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在最后的回答里,他也说明了父母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是不愿再支付任何彩礼,甚至在等着看男方笑话。
这个事情一出,智慧的网友疑似扒出答主的真实身份。
无论这个帖子是捏造还是真实存在,都反映了目前谈到结婚,逃不开的话题就是彩礼,网上也经常发生因为彩礼谈不拢,婚礼直接谈崩的事情。
对于各个城市的彩礼数额,也有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个排名
这个数额只是一个大概,具体的肯定还是以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准。但通过各省的数额进行对比,图中江西彩礼是20w,和其它城市比,确实高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一谈及江西女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彩礼高。
在最新的消息中,有网友匿名发出澄清,指出该帖子当时是自己杜撰的,意在了解大家对彩礼的看法。
不管真相如何,如果真是因为想引人注目,编出了这么夸张的内容,从而引起如此大的舆论争议,发帖者可能是无意,但笔者认为其出发点本身就是存在一定问题。
我在某乎上看到过对于彩礼和嫁妆的由来解释,分享给大家。
“何为彩礼?
自古就有彩礼一说,即男方拿出一份可管的财产,包括房产、金银等不限。这些资产以彩礼的形式交由女方娘家保管,婚后由女儿带至新家,或者贴好封条暂存于娘家一小部分,用以保证女儿女婿在新家庭的后备资金。
谈及彩礼,不得不说说嫁妆。
何为嫁妆?
女儿出嫁,娘家心疼女儿,会准备家常用品,包括被子、梳妆台、出行用具、碗筷等金银资产不限。寓意是希望虽然女儿外嫁,吃穿用度娘家还是帮衬了的,料想女婿吃住用度都来自娘家,也不好慢待了自家女儿。”
彩礼源于周代,周礼中对婚姻礼仪分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而纳采,就是“纳其采择之礼”,也就是男方到女方提亲,双方商定婚姻的仪式。
通常,纳采只需要一对活雁,表达言而有信之意。
六礼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纳征。
纳征是在经历前面几个步骤、婚事基本敲定后,男方派人送订婚礼物到女方家,比如在先秦时期是布帛、鹿皮等值钱的硬通货,而后来则发展到金钱财物、甚至还有店铺房产。
而这些男方送来的礼物,也就成了后世约定俗成的彩礼。
在以前,彩礼的意义是这样的。
而在现在的新时代,彩礼的意义,又不同了。
对于男人而言,彩礼的意义在于承诺和对女人的尊重。
有句话说:“有些女人要彩礼,不是真的要彩礼,而是想看对方对婚姻的态度如何?”
这就导致了彩礼的矛盾之处,女生觉得彩礼多或少能看出你对我的重视程度,男生则觉得要太多彩礼,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不一定会给陪嫁,觉得对方是没那么爱自己,也是不相信自己的表现。
高彩礼在某些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结婚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结不起婚,那么高的结婚成本会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不如一个人生活。
据相关统计,2022年中国结婚率再创新低,首次低于800w,为36年来最低。
近两年,由于疫情反复,不谈地域,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昂的彩礼以及婚礼费用让多少人望而生畏,只能选择沉默不语,又或者暗暗的独自奋斗,结婚的念头也会越来越淡泊,甚至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了,为了避免回家被催婚,选择不回去过年。
在这个年轻人谈彩礼色变的年代,哪怕两个情侣感情再好,也经不起谈婚论嫁时的无尽算计以及猜疑。彩礼应该是基于你情我愿的前提下,友好协商的结果,而不是为了促成婚礼道德绑架,精心算计的结果。
终愿有情人,能得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