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鬼”李贺
在唐朝的诗人里,有很多被称为天才的孩子,个个智商超过140,上周我们讲了第四名李峤,这周我们来讲排行榜第三名的李贺。
成名年龄:7岁
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IQ:160
EQ:☆☆☆☆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出生于河南,他的长相很有特点,眉毛是连在一起的,胳膊和手指都比一般人长,李贺7岁成名,他的诗作想象极为大胆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被人称为“诗鬼”。
据说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的时候便写得一手好诗文,当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韩愈和吏部侍郎的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两人凑在一起说:“如果是古人,我们可能见不到他,不知道这种事,如果是现在的人,咱们怎么能不知道呢?”于是两人决定去探个究竟,看李贺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在这里说一下,皇甫湜这个人,小朋友可能不太知道,他是韩愈的学生,两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与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有来往。话说韩愈和皇甫湜两个人见了李贺,当场出了一道题让李贺写,检测李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李贺看到题目后,不慌不忙,朝两位大人施了一个礼,然后就提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名作《高轩过》,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高轩过》(唐·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首诗比较写得比较长,它的意思是说韩愈和皇甫湜两位大人骑着马,穿着青翠如葱的华丽官服,金环压着马辔头,摇晃着玲珑,马蹄声阵阵振聋发聩。进门下了马之后,两位达人气宇轩昂,气势如虹,原来一个是洛阳城的大才子,一个是名动天下的文章大家。他们心中的气象和才情就像天上的28星宿,天地精华他们都能融会贯通。殿前吟诗作赋,声音响彻云天,笔墨足以弥补自然界的不足。我这样一个客居他乡的粗眉书生,谁曾想能遇到你们,就像枯草遇到了春天和风,我就像垂翅的鸟儿攀附上了鸿雁,希望有朝一日,小蛇也能变成大龙。
我们看看,李贺小小年纪,当着两个大文豪的面,竟然能写出如此高水平诗作,韩愈和皇甫湜都惊呆了,当即惊喜万分,夸赞不已,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天才!从此李贺的诗名更加响亮了。
李贺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雁门太守行》,关于这首诗,关于李贺和韩愈的故事,还有一个说法。据说李贺想做官,请求韩愈帮忙推荐,于是带着自己写的诗前来见韩愈。当时韩愈正好送走了客人,刚打算休息,门官就把李贺的诗作呈了上来,韩愈靠着床看了起来,第一篇就是《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开篇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全诗是这样的——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韩愈只看这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顿时眼前一亮,真是好诗,好大的气魄!不过韩愈既赞赏也有些担心,担心的是开头部分往往要有所铺垫,慢慢导入,逐渐进入高潮,但这个李贺抬头就写得这么有气势,起了这么高的调儿,后面就不好写了吧。后来韩愈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见李贺接着写道: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韩愈看完这首诗,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边关塞外,边城战争的场景历历在目。应当说,唐代诗人写边塞诗是很多的,像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都是写边塞诗的高手。而且这些人都多多少少去过边关,写起来有实际景物可供参考。但李贺这一生都没有到过边塞,也没有在军队里生活的经验,他甚至连沙漠都没见过,可是他写的这种边塞诗丝毫不比王昌龄、高适他们差。而且,李贺写这首诗时,才17岁。
看到如此的好诗,韩愈精神一振,于是与李贺进行了一次长谈。从此,他更加的喜爱这位诗坛新秀,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李贺的成长开辟道路。
后来,李贺被选拔到长安应进士举,洛阳的文人们都预计李贺此去一定金榜题名。元和五年,21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在洛阳考场上,他凭着出众的才华顺利的通过了考试,取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这年冬天,李贺被选拔到长安应进士举,大家觉得他肯定能够高中,因为他实在太有才华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李贺临考在即,却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有人嫉妒他的才名,故意在资格审查上卡住李贺。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李贺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这个晋字跟进士的进是同音字。所以有人打小报告,说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是犯了父讳,也就是不孝。这个理由在我们现在看来真是荒唐可笑,但是在古代这属于家讳。
在这里,我跟小朋友说说什么是家讳。在古代,就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字的做法,就是说,凡是爷爷一辈或者爸爸一辈的人名字叫什么,你就不能叫这个名字。比如,你爸爸叫李刚,你就不能再叫李刚,甚至名字里都不能带“刚”这个字,而且都必须在言行上、写文章时避开这个名字,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每次写敏捷的敏字,都减一笔,因为她妈妈叫贾敏,林黛玉要避母讳。
因为家讳的问题,李贺以后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深深的为李贺感到惋惜,特意写了一篇《讳辨》来为李贺辩解,韩愈在文章中气愤的说:如果李贺的父亲叫李仁,难道李贺连人也不能做了吗?可惜的是,无论韩愈怎么据理力争,流俗深入人心,因为父亲名字的原因,李贺最终没有能够参加科举,只是零零碎碎的做过一些小官,终生怀才不遇。不过,这些也都没有掩盖得了他过人的才华。
因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李贺的官场之路十分坎坷,虽然多次求官都没有结果,但他没有灰心,还是在公元811年返回长安,经人推荐考核后,得到了一个九品奉礼郎的官职,从此在长安为官三年。
在这三年里,李贺用亲身经历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认识,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不过后来因为无法升迁、调动职位,李贺便决然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又离开了长安。
李贺对写诗非常投入,他出去走到路上,会随身带着一个小锦囊。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的诗句或者来了灵感,李贺立刻把自己想到的诗句快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放进了小锦囊里,回到家里,他饭也来不及吃,就从这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投进去的那些小纸条,把那些诗句进行整理,把它们连缀成一首首令人拍手称赞的好诗。
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特别担心和心疼,叹气说,为了写诗,你这样呕心沥血,怎么得了?李贺长期过着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虽然渴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潇洒生活。无奈身体羸弱,仕途蹉跎,而且他胸怀大志,却无法实现,经常闷闷不乐,忧思难排,在27岁时,便不幸英年早逝。跟王勃一样,只活了短短的27年,是不是特别让人惋惜?
李商隐曾为李贺写过一个小传,让我们看到这个年轻的诗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是充满了传奇浪漫色彩。李贺即将去世的时候,据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人穿着红色的衣服驾着一条红色的龙来迎接他上天。李贺说:我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我想留下来侍奉他。这人回答说:天帝刚刚造了一座白玉楼,他仰慕你的文采,想请你到天上去做一篇《白玉楼》记,特命我来接你。然后没过多久,李贺就慢慢地气绝身亡了。李贺去世的时候,有人还听到了车轮的声音,仿佛有音乐在演奏。
李贺的一生非常短暂,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杰出的诗作,今天要学习的是《雁门太守这首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开头就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不是指天上的乌云,这里是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两军交战前,气氛十分紧张。摧:毁,我们现在有个词叫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小朋友看电视,古代人打仗,士兵都要穿着金属铠甲保护身体。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两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面两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这里指古代军中的号角。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就像胭脂凝成。凝夜紫,凝,凝聚,凝夜紫,就是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其实啊,“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战士们流的血把泥土染红又凝结成暗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靠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不过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但是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而是提起宝剑,奋勇杀敌。
最后两句有个“黄金台”的小故事,留着下次讲陈子昂的时候再为小朋友们讲解。
看完这首诗,你会感觉自己就像看到一首色彩浓烈的油画,咱们把这首中有色彩的词列出来,小朋友们脑补一下吧,黑 金 红 紫,这颜色实在是太重了。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的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支援的军队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玉龙宝剑,视死如归。
李贺的诗,名句非常多,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写诗的时候,化用过很多李贺的诗,比如“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小朋友是不是也很想学习更多李贺的诗呢?不着急,以后我们还会讲到李贺的诗。
二、《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高骈生长在禁军世家,禁军,是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唐朝初年实行的是府兵制,禁军不过是府兵中的一支,虽然只是一支规模很少的皇家卫队,但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后来到了唐朝后期,其地位就更重要了。
高骈作为一名将领,曾经征讨西南,镇守蜀中,还大破黄巢,黄巢就是著名的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曾经写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不过高骈到了老年却非常昏庸,笃信神仙之术,重用道士,结果被黄巢的两位降将所杀。
高骈自己是武将,却喜欢文学,这首《山亭夏日》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长:指夏天白昼变长。水晶帘:就是形容非常精致色泽又晶莹剔透的帘子,这里是形容水面。
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是说:炎炎夏日,诗人站在山亭上欣赏风景,只见绿树苍翠,洒下一片浓密的阴影,夏天的白昼变得长了。清澈的河水映照出楼台的倒影,这时微风吹来,水面就像一幕水晶做的帘子晶莹地晃动。蔷薇开满了花架,整个院子都充满了花香。
绿树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微风,蔷薇满架,这些都是夏天最美丽的风景。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夏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月19日打卡(①②任选一首,有余力者可背两首 )
①《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②《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③《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