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读,我知道了Annie Edison Taylor(泰勒)。这是一位一跳成名的退休女教师。她出生优渥,但命运多舛,早年丧夫,膝下无后。为了晚年衣食无忧,泰勒在63岁时将自己塞进橡木桶,从尼亚加拉巨型马蹄瀑布的顶端顺水而下。她的创举成功了,也许是神灵眷顾,亦或是死神打盹,她完好无损地上了岸。这次壮举让泰勒一跳成名,却没有给她带来与冒险成正比的财富。暮年的她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站在水流湍急、落差巨大的瀑布之巅,像泰勒一样,落下去或跳下去,你敢不敢?肥了胆的,可能不屑一顾;破了胆的,可能屁滚尿流;没了胆的,可能任人摆布。
我没有去过尼亚加拉瀑布,最广博的见识是到过黄果树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的黄果树瀑布,有二十多层住宅楼那么高。第一次由远及近地感受它,我无比激动。
刚开始是从稀疏的树叶的缝隙里远远地看见了它,就像儿时读过的侗族民间故事里为民解忧急白头的长发妹那头秀丽的白长发。慢慢地越走越近,水流声由蚊嗡蝉鸣变成虎啸龙吟。终于来到它跟前,水雾扑面而来。迎着瀑布,张开双臂,闭上眼。此时耳旁如果响起穿透心肺的音乐《左手指月》,我会觉得自己可以一飞冲天。那种震撼是强大的。
面对这样壮观的瀑布,鼓起勇气站到最高处选择奋身一跳,我想我肯定不是那个胆肥的。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像泰勒那样被生活无情蹂躏,也许是我缺乏像泰勒那样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也许是我觉得自己手中的筹码不够。
其实当年的泰勒从那一跳中收获甚微,但她开创了挑战尼亚加拉瀑布的先河。后来又有十几人穿越瀑布,有人凯旋而归,有人却尸骨无存。他们的勇气可圈可点,然而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却留有遗憾。
不是他们让尼亚加拉瀑布成名,反而是尼亚加拉瀑布成就了他们。他们跳或不跳,尼亚加拉瀑布都在那里,一刻不歇地奔流着,总有人会发现它的美。它给了勇敢者一个壮美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在舞台的中央展现自己。当然,有些人如飞蛾扑火,昙花一现;有些人鱼跃般一跳,青史留名。
人生的路上总有机会发现和碰到这样的舞台,人们的选择却有很多种,有主角,有配角,有群演,还有不愿登台的观众。远古时代,为了生存必须冒险。当今生活中,冒险可能会缩短发明创造必须的时间,可能会在危难时刻奋力一搏改写命运,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面对类似于尼亚加拉瀑布这样的大舞台,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操控它,或加装防护装置,或借助飞行器。但是不管如何,危险总是会有的,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那么,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大瀑布、大舞台,做回一次泰勒一一跳下去,你敢不敢?
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