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子《道德经》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尚没有偏爱,视万物平等。而今虽科技发达,却对大自然伤之、害之、毁之。
01正视大自然对人类的意义
佚名说: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正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导她。
我们人类的生存,一直依赖于大自然默默为这个世界创造、输出的能量。《大自然在说话》的视频中,由蒋雯丽、葛优、周迅等配音,以第一人称为大自然发声。
天空:没有我,你将受尽烈日煎熬,我是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我经历了数百万年才完美调整好适应你用的空气、温度和气候。土地:你们的食物能够长出来,全靠我提供丰富的营养。
海洋:我覆盖了大部分的地球,我创造了它,每一条河,每一朵云,每一滴雨,都将回到我的怀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我,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我。那么,人类呢,也不例外。雨林:你们总的呼吸吧?而我呢?我制造氧气。
尽管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她们。但是,看看我们人类都对她们做了些什么?
天空:你用汽车、工厂、灰尘将我逼到绝境,却反而向我抱怨,台风、龙卷风为何更密更狂?这里久旱不雨,那里雨水泛滥,炎夏更炎,寒冷更寒,我已无法掌控。
土地:我也是有生命的,被你们过度利用,过度开发,被损害,我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我正在逐渐化作一片荒芜。
珊瑚礁:我为你们抵挡风暴、海啸,我是海洋的堡垒,你们却用炸药撕碎我,用氰化物毒害我。红木;人类使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让江河变脏了,把我们变成了他们的木材,他们把一切归为己有,肆无忌惮得就好像他们还有一个地球一样。
美国经典动画片机器人《瓦利》:因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完全的破坏,地球被人类制造的垃圾填满,再无其他生命,甚至连植物都没有。
只有这个机器人瓦利在日复一日地工作着,这是一个灰色无望、毫无存在感的世界,因衣服出现,让整个世界有了色彩,瓦利第一次因色彩有了存在感,所以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你存在,故我存在。
清.程允升:“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意思是阴阳合一,生万物。引申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则可理解为天人合一,人须融入自然中方可生生不息。
所以我们必须心怀谦卑,正视大自然存在对于人类的意义:大自然繁盛,我们也必将繁盛;大自然衰败,我们也必将衰败。
我们向大自然掠夺的越多,她能提供给我们的就越少。即使人类灭亡,万物仍在,大自然并不需要我们,我们却离不开大自然。
02遵守大自然中生存的法则
《道德经》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人类的运行法则以大地,大地的运行法则以天,天的运行法则以道,道的运行法则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母亲这样对待子女的?
他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翔捕食而活活饿死。
野性的退化与适应能力的退化是一切生物的灾难,自然万物皆有其特有的在地球生存的模式。
人们因为痛恨凶残的狼,喜欢美丽的鹿,而去特意盲目地保护鹿,残忍地捕杀鹿的天敌。让鹿得到大量繁殖的机会,鹿群的总数竟然超过了十万只。
随着鹿群的繁殖,森林里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同时,疾病在鹿群中迅速地传播着。仅仅两个冬天,死去的鹿就已经不计其数了。1942年,凯巴伯森林里还剩下八千只老弱病残的鹿。
美国政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1995年,美国政府从加拿大空运了一群野狼,并将它们放入森林中。从此,快速繁衍的鹿群放慢了繁殖的脚步,它们又恢复了正常的食物链,凯巴伯森林渐渐地变得绿意盎然,回到了以前的生机勃勃。
马克.吐温说:这自然法则我认为是最高的法则,一切法则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则。
因此,不要试图凌驾于万物之上,无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肆意地改变她们存在的形式,而应遵守自然中万物的生存之道。
03平等对待敬畏保护大自然
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将征服大自然,转变为敬畏保护大自然,平等对待并给予保护。只有敬畏自然,才能在自然中适者生存。
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
人类与自然,只有处于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永恒生存的和谐之中,才是长久之道。
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政府把对人口居住环境的考察和保护都列入了朝政范围。
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的荀子都曾明确提出过保护生物资源的主张。
先秦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唐代不仅把山林川泽、苑圃、打猎作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还把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畴,同时还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这就从管理范围上超过了先秦时期。
宋代,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并注重立法保护,甚至以皇帝下诏令的方式,一再重申保护禁令;同时,还命令州县官吏以至乡长里长之类的基层官吏侦察捕拿违犯禁令的人,可见其认真程度及执法之严。
萨古鲁说:你、我皆是一点,以某种特定方式运作着能量。那么,你、我、他、它又有何不同?皆是相同的能量,而它也可以是岩石,是泥土,是树......因为相同而平等。
生于斯,长于斯,落叶归根。最终我们都会回到最初的地方,如同一块石头,风吹日晒,年代久远逐渐风化,剥落成粉,归于尘,尘与水结合,历经年代后又结成石。
我们死亡后,肉身腐朽,化为泥,亿万年后路边的那块石头也许便是今世的你。
人类该收起狰狞,放下杀念,抛弃贪念,对大自然心怀敬畏、给与保护了。
当我们不再把自己充当河流、土地、森林的掠夺者,给大自然中的万物一个关爱的微笑,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而不同?
04结语
而如今,疫情、地震、虫灾,自然灾害频发,不是赋予我们生存能量的大自然不再爱我们,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需要自省值不值得被爱?
正视我们与大自然万物的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与她们同在这个地球上,都是地球的村民。所谓爱出者爱返,我们仰赖于大自然无私地付出,应心怀感恩,正视她们、接纳她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而平等地对待保护她们,才是对大自然万物最正确的尊重。
战国庄子在《齐物论》中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她们存在了四十五亿年,曾经养育过比人类更强大的物种,也曾让比我们强大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
大自然可以随时进化,将继续存在,而我们呢?
地球是孕育所有“村民”的母亲,不只是我们人类收获食物的土地,盖房子的地基,人生的游乐场,而是人类的来处与归途。
我们来到地球是为了亲身体验、创造并实现那个关于自我救赎的预言,那就让实现这个预言的一切,从尊重爱护天地间大自然万物与之和谐共处,开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