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泗嬴政(扶摇直上)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扶摇直上)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赵泗嬴政(扶摇直上)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扶摇直上》全章节阅读_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赵泗嬴政全文阅读

赵泗嬴政(扶摇直上)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扶摇直上)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赵泗嬴政(扶摇直上)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扶摇直上》全章节阅读_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赵泗嬴政全文阅读

主角配角:赵泗嬴政

简介:红薯和土豆都不挑地,适应性极强对水肥要求不高,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在盛世年间,多种于地头田埂,犄角旮旯也都能种若是遇上了灾荒,更是能够成为救命粮,近代饥荒年代,若是没有红薯土豆,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不过这两类作物都有一个问题,不易储存和运输”赵泗认真的说道相比较于粮食,红薯和土豆的储存条件更高古代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通过挖掘地窖的方式储存红薯土豆也不是不行,只...

【戳我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

王离对于赵泗口中的大海分外向往。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大海,王离亦是如此。

他打小就在关中长大,见过最大的也无非就是湖泊罢了。

漫无边际的大海,如蛟龙一般的大鱼,长了八条腿的章鱼,这些都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他只能通过赵泗的描述来在脑海之中想象。

古人的娱乐较为匮乏,看热闹都能看半晌,更何况是从未见过的大海,一个全新的世界。

赵泗叙说各地风物,王离听得也十分入迷。

直至,太阳缓缓西斜,天色渐晚,赵泗才停下了描述,王离依旧意犹未尽。

一个下午的时间,军匠们也终于制造出了和长直辕犁等比例的长曲辕犁。

因为体积重量过大,依旧需要用两头牛来进行牵引。

相比较于长直辕犁,长曲辕犁吃土更深更牢固,耕出来的痕迹更均匀。

同样使用两头牛进行耕种得情况下,速度明显更快,而且耕牛的步伐也明显更加轻松。

等到长曲辕犁一个来回过来,传统的直辕犁才刚刚走了三分之二。

速度上来说节约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更加省力,对耕牛的体力消耗更少,制作成本差不多一样。

这就够了!

仅仅这些就足以将长直辕犁扫进历史的尘埃了。

“啧,还以为曲辕犁一出大杀四方,起码得节约个一半的效率呢…”赵泗摇头失笑。

一旁正在满脸笑容听着军匠们赞叹的王离闻言偏头看过来开口说道:“吃土更深更牢,又不累耕牛,制造所用木材差不多一样,速度还快了三分,这曲辕犁还有不足?”

“足了足了……”赵泗笑了起来。

对于古人而言,提高三分之一的效率已经算得上大提升和跨时代的发明了。

古代不可能如同现代一样,一个新的东西直接导致生产力提高数倍。

事实上直至清朝,良田耕种得小麦平均亩产也只能达到两百斤。

对比秦朝,提升也并没有很大。

粮食产量大跨步的提升,还得是化肥农药出来以后。

不然,再怎么堆肥也好,顶破天也就一亩地收成个三百多斤,还得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根本无法扩大规模。

王离很是兴奋,毕竟这件东西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督促诞生,按道理来说他是有三分功劳的。

而且涉及农具,可能会引起始皇帝重视。

王离即刻派人去将刚刚实验过的长曲辕犁封存起来,打起来报告。

这玩意按理是交给地方政府,然后地方郡县进行核对,确定效果以后核定奖励。

但谁让王离是三代?

作为大秦唯一一个彻侯的亲孙子,王离是可以直接上报朝廷的。

甚至于夸张一点,可以让他爷爷亲自去找始皇帝私底下说。

“我会上书报于陛下,放心,你的功劳我不会私吞。”王离显得十分大方。

“不过陛下眼下正在大巡天下,如这般事情,只能等到陛下回转咸阳以后再论功行赏。”王离解释了一下。

始皇帝大巡天下并非就不理政务了,事实上,始皇帝大巡天下期间,会随身带一批心腹,蒙毅负责制定行程规划,天下大小事,皆入始皇帝驾撵之中。

而咸阳留下的官员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应对。

不过像这种事情,咸阳这边肯定不可能直接送给始皇帝,王离更不可能闲的没事通过驿站给正在大巡天下的始皇帝传信,虽然理论上来说他有这个能力。

这个时代连直辕犁在天下都不算普遍,贫农多用耒耜,故而曲辕犁的诞生还真不算甚么大事,普通百姓买不起大件啊……

若是像明清时期,犁具普遍进入千家万户,这个时候能够让犁具的耕种效率提升三分之一,恐怕就真是震动朝廷的大事。

说白了还是小农家庭用不起价格高昂的犁具买不起耕牛,相应的导致了改进犁具受益的群体并不多,也就间接的导致功劳缩水。

说白了,功劳大小,全看上位者的眼光长远与否。

小说里写的什么掏出红薯土豆直接封侯那是以现代人的角度来意淫的。

事实上红薯就是明朝人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从海外传回中国,也没见陈振龙封侯,甚至朝廷连像样的表示都没有,若不是当地饥荒欠收,陈振龙父子极力上书推广红薯,恐怕红薯能不能普及开来都是问题。

赵泗做事情的出发点,更多是历史意义,而非现实意义。

就封建社会而言,唯有盐铁可称重器。

当然,事无绝对!

如果有王离这个身份足够的中间人上书,那可就说不准了。

陈振龙如果能够直接见到皇帝献上红薯,或许也是另一番情况。

“多谢足下!”赵泗领情感谢。

“无妨,多同我讲讲海上故事!”王离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献曲辕犁有功是其次,更主要的是他确实和赵泗相处的不错,看赵泗也顺眼,在赵泗面前能找到快乐愉悦的感觉。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功劳,对于他的加成也微乎其微。显赫的家世让他不管从军还是从政都只能做一个吉祥物了。

王家在大秦的地位太超然了,在人臣中也是独一档。

赵泗欣然答应,刚刚点头,肚子却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

抬头一看,只见天色渐晚,到了该吃饭的时候。

一天两顿饭就是酱紫,天还没黑就饿的咕咕叫。

赵泗在船上条件允许一般都是按着一日三餐的习惯来,条件不允许该节俭就节俭,陡然登陆变成了一日两餐,还真有点不适应。

“用过饭再讲吧!”赵泗抬头看了一眼。

因为是一日两餐的原因,故而晚饭用餐时间较早,大概四点多就到了用餐时间,吃完饭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还有空余时间再跟王离唠一会小嗑。

王离正处于新鲜时候,却不能忍受等更,片刻都无法忍受。

“与我同食!”

王离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一边吃一边讲。

他请赵泗吃饭,赵泗给他讲海上故事。

赵泗倒是没想到王离听故事的瘾头都那么大,不过赵泗并没有过多犹豫。

能白蹭一顿饭是极好的,秦朝军中用餐爵位高低待遇不同。

赵泗今天早上那一顿可以说是简陋到了极致还不如去船上啃咸鱼干。

赵泗已经做好了登陆以后伙食简陋的准备,可是也没想到那么简陋,王离身为王家嫡子,总得吃点好的吧?

赵泗平生唯好二者。

美食和冒险!

(月末了,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清理一下月票,投喂给俺了,另外跪求追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

眼下,大巡天下已经接近了尾声……

除了偶尔遭遇的刺杀,整个大秦似乎都显得风平浪静。

但是始皇帝清楚的知道,一切的安宁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

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天下之间的暗流涌动。

上至朝堂之上,老牌军功贵族和新晋军功贵族的矛盾,下至看似已经征服的六国之地,百姓依旧不识秦法,六国旧贵族看似被夺去爵位,实则依旧把持着地方经济政治。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伴随着天下一统,可以通过战争瓜分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都已经消耗殆尽。

盘子就这么大,掌握了顶层资源的人必然是不愿局势发生变故的。

而新晋的军功贵族,那些未曾拿到上流门票的小贵族,那些获得了入场券却无法更进一步的人,必然会渴望继续向外开扩,而事实上这群人才是大多数。

这群大量且普遍集中在中低层的贵族和老牌军功贵族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冲突。

以往,大秦国策尚在,六国未灭,耕战体系的大秦必然不会停下征服的步伐,故而小贵族占优,大贵族求变。

现在,四方天地断绝阻碍,自然条件的限制之下,顶层贵族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你哪怕再怎么想打想要获得功劳又能怎么样?

顶破天打打北狄南蛮,现在大秦正在做这件事。

然后呢?已知最富饶的土地已经被完全征服。

而在天下四野之间,也是风波云起。

大秦吏治的倒退是必然的事情,始皇帝近乎每次出行都会遇到刺杀,七年前途经博浪沙的那次刺杀,迄今为止,都还没有找到凶手。

始皇帝知道,肯定是基层和六国地方出了问题。

官员,贵族……范围太大,无从查起。

六国之地官员吏员的任命很多都是直接来源于六国的旧贵族群体。

顶破天也就是不允许在籍贯地上任,换个地方上任,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始皇帝当然也想用老秦人,但是没办法,没有那么多吏员,更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储备。而且老秦人到了政治环境宽松的六国故地会不会腐化也是问题。

大秦的吏治体系需要大量吏员来进行维持,吏员削减必然会出现还政于地方的情况,而要想维持庞大的吏员规模,让吏治推行地方,又必须要启用六国旧贵族人员。

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而至于民间百姓,亦是矛盾重重。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车同轨书同文暂且不提,对百姓影响可能不大,毕竟这个时代的真正的百姓是不识字没有车的。

但是度量衡和货币的强制性统一让百姓没有太多应变时间,这上面能动的手脚太多了。

度量衡和货币改革,加上六国旧地并不是那么忠心的吏员官员以及把控地方经济的旧贵族,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由官员吏员引发的恶政,推到国君身上那是传统技能。

而始皇帝为了进一步毁灭六国遗留的烙印,又在天下范围内禁绝淫祀。

何谓淫祀?

说白了就是秦国不承认的节日和神灵祭祀。

李斯和始皇帝固然考虑到了地方的不适应,并非单纯的将大秦的节日和习俗信仰强加于六国之地。

而是在商议之后,结合现状,以大秦为主,六国为辅的祭祀信仰节日。

譬如屈原的祭祀,始皇帝就并未禁绝。

事实上对于地方名人名臣,只要不是誓死抗秦派的,基本上始皇帝都没有禁绝祭祀。

可是就算如此,依旧对地方习俗信仰造成了极大打击。

譬如某些地区野合的习俗和风气,就因为始皇帝这次改革被明令禁止。

而百姓愚昧,对于所有不适的徭役和政策全部归于秦。

故,民心沸腾!

另外,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徭役!

秦朝时期的徭役太多太多!

秦始皇陵,长城,阿房宫,各地驰道,南越开扩,陇西进取……

每年的徭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每一个都是极其庞大的工程,每一个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甚至于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始皇帝死去都尚未完成。

对于六国百姓而言,度量衡货币改革挨一刀,有点疼,但是能忍。

习俗的强行更改,可以强行适应。

严重的徭役,外加上高昂的赋税,已经让他们痛不可耐。

始皇帝都知道也都看得见。

但,他能够压的住。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大秦从上到下矛盾重重,全赖他一人系之。

他也曾求变,才有了淳于越和李斯的斗争。

最终,他选择了李斯!

选择淳于越,他可以现在放下。

如周天子一般,享八百年国运。

以史为鉴,大秦再怎么不济,效仿周天子绵延王室五百年可能性也很大。

始皇帝想要的更多!

周王室赤膊含玉的耻辱历历在目,因为始皇帝就是亲历者,也是始作俑者。

大秦在他手上走上了巅峰,他不负众望,完成了历代老秦人的夙愿。

从东出!到一统!

他有足够的资格骄傲!

他的大秦,也远不该是由五百年,八百年能够度量的长度。

所以,他选择了李斯!

相比较于效仿周王室的前车之鉴,他更愿意走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一统,前无古人也!

而其后每一步,都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甚至于连错误的教训都无法以史为鉴。

每一步,是对是错,都充满了未知。

而始皇帝所作之大政,长城,匈奴,南越,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习俗,时间都已经给出了证明。

而为一己之私修建的秦兵马俑到了后世也成了历史的瑰宝。

郡县制更毋庸置疑……

或许,自周以后,自大一统以后,再无朝代如周一般绵延八百年。

但是自秦以后,历朝历代,皆以一统为己愿,中华大地才免于四分五裂,更不至于小小的土地之上各国林立。

只是,该往哪里走呢?

始皇帝对于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多少,他看着世界地图,手指轻轻叩动。

大秦的未来又在哪里?又在谁的身上?他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骄傲和迷茫并不冲突。

大秦的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始皇帝思及于此,乃至于胸口发闷。

繁重的政务,以及扑朔迷离的未来,他的骄傲和自负,加在一起不断的压榨着他的身体成为他的负担。

他剥开了迷雾的一角,看到的却是更多的迷雾。

身体愈发疲惫,始皇帝眉头紧皱,熟练的打开案几旁的小瓶子倒出一枚色彩艳丽的丹药嗑入口中。

额间的青筋跳起,嘴唇缓缓发白,紧闭的眼皮不断颤抖,汗水自脸上划过,许久之后,始皇帝才仿佛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靠了下来。

始皇帝深感疲惫,心知车马劳顿,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怕是这一趟大巡天下,不能走完了。

不过……如今行程已经过去了许多,现在折返也没什么大问题。

没走的地方,明年补上即可……

他需要时不时的露面,告诉天下人,他还活着!

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畏惧自己!

但他也知道,所有人都还不够畏惧自己!

“也好,算上折返回去的时间,三种新粮,也差不多该收成了。”始皇帝轻声呢喃。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

季成想打探一下兄长的情况,可是蓝田大营乃是军营,等闲不可近。

季成只是一个小小的不更,职位也仅仅是个亭长,如何能轻易入得蓝田大营?

爷孙二人商议许久,最终才有了注意。

季常乃是伐楚老卒,先后经历了李信伐楚,王翦伐楚。

季常由于出色的个人能力,服役于王翦中军。

而彻林里之中,如同季常一般的伐楚老卒有许多。

其中有几个,还曾为彻侯王翦驾车。嗯……虽然是副驾,但是勉强也算是亲兵。

“我曾在彻侯营中效力,胜、孙、二人曾为彻侯驾车,大父去求,看是否能见上一面……”季常佝偻着身子开口。

胜、孙、二人是村中的孤寡老人。

子嗣战死,儿媳改嫁,自己又不能再生育,总之家里只剩下老人。

如他们这般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秦灭六国以后战争也从未停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中间有输有赢,大秦扩张的步伐是应役士卒用铺出来的。

胜、孙、就是这种情况,孩子死在战场上,自己又无力再生育,子嗣只能断绝。

但是二人又都是伐楚有功之士,爵位都至四级不更,可以免除徭役,家中又有奴仆,生活却也不怎么困难。

胜、孙、二人打从绝嗣以后就开始变得脾气怪异,只是二人一是有功之士,二来爵位在这乡里之间也不算低,曾经还为彻侯驾车,不犯法的情况下便是乡老都难以约束。

“昔日胜、孙颇喜泗儿,想来会为之相助。”季常开口道。

季泗打小就受人喜欢,便是如胜、孙这般脾气怪异的孤寡老人都喜欢季泗,唯有对季泗才会有难得的笑脸,季泗作为捡来的孩子,颇有一种万人疼的感觉。

打小在乡里之间这家逛逛那家坐坐,有时还会被他人留宿家中。

季常当初还为了寻找被人留宿的季泗挨家挨户敲门。

季常知道,自己虽然曾经在彻侯手下服役,但是这八竿子打不着的香火情不知道远到哪里去了。

同样,彻侯那般高高在上的人物也未必记得曾为他驾车的胜、孙二人,但是关系总比自己近上那么一些。

打定主意,季常拄着拐杖,挨着扣动二人的院门……

这么多年过去,季常心里依旧愧疚难耐。

虽然季泗是捡来的孩子,可是他又如何不疼爱?又如何不是当成亲孙子看待?

家中不管是什么,他都是一碗水端平,直到应役这件事上,他实在难以做到公允。

……

而另一边,蓝田大营之中,王离求见父亲王贲,叙说赵泗制盐一事,并告知大父王翦要求急奏始皇帝。

王贲虽然不满王离,却不敢怠慢父亲王翦的话,没有任何犹豫,写好急奏,并挑选士卒开传,直接从蓝田大营的驰道出发,直奔始皇帝驾撵而去。

至于赵泗……则蹲着跟一群匠人搞东搞西。

最先弄出来的是游标卡尺。

得益于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的原因,如今全国各地统一按照秦国度量衡为准,故而如游标卡尺这般的度量衡工具可以通用全国。

秦朝长度换算也是十进制。

一丈等于十尺。

一尺等于十寸。

一寸等于十分。

秦朝时期一尺约等于23.1厘米。

游标卡尺上最小的单位是分,也就是精确度最高能够达到0.231厘米。

差不多两毫米左右的精确度,再低就做不到了,因为以现如今的度量衡工具很难再向下精确。

因为这个时代钢铁冶炼技术太过于落后的原因,故而赵泗手里这个大秦时代第一个游标卡尺乃是青铜所制。

熟练的推开游标卡尺,弄了个木头块夹住测量,一边测量一边给匠人们讲解原理和计数方式。

……

结果赵泗又被这个时代的数学表达方式给为难住了。

倒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数学。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乘法表了。

而且得益于墨家一部分入驻大秦,实际上秦朝军匠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作为咸阳门户的蓝田大营的军匠。

他们基本上都粗略的懂得一些数学计算,乘法表普及率也算不上低,问题在于数字,尤其是小数的表达和运算实在太过于麻烦。涉及到度量衡,换算来换算去给赵泗弄的脑袋都是大的。

赵泗有点怀念现代的阿拉伯数字了。阿拉伯数字确实好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赵泗干脆选择摆烂,让匠人们自己研究游标卡尺去,而赵泗自己则打算把阿拉伯数字以及各种公式弄出来。

赵泗的数学水平并不高,也就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数学水平。

微积分高数什么的压根不会。

认真的说,度过了高三以后,赵泗的数学水平飞速下降,到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上一辈子甚至有时候看到小学生的题都还得愣好大一会。

但是放在这个人均水平加减乘除的时代,赵泗居然也能算一个数算大师。

“想不到啊想不到……”

赵泗在地上写出一二三四的简化版本。

“你在写什么?”身后传来声音,赵泗不用扭头就知道是王离。

“数字,一二三四……”赵泗开口解释到。

“这哪来的一二三四?又是海外看到的?”王离没见过这如同鬼画符一般的一二三四。

“行,都学会抢答了!”赵泗笑了一下。

因为赵泗没那么厚脸皮说东西是自己发明的,又懒得解释,面对王离刨根问题的询问,赵泗一般都会推脱至海外见闻。

问我怎么会的?环游世界的时候顺便学的。

以至于应付的多了,王离都学会抢答了。

“此数又有何等好处?”王离盘膝坐在一旁。

二者已经算是朋友,相处起来较为随意,故而王离也用不着维持跪坐的正姿,只要不是双腿叉开中门大开就无所谓。

王离好奇的看向赵泗写在地上的鬼画符。

经历过食盐曲辕犁等……王离已经知道,赵泗一般这样蹲在地上捯饬,多半就是有好东西了。

“好用!”赵泗笑了一下看着地上的阿拉伯数字。

把阿拉伯数字弄出来,分数,小数,函数,方程式,以及各种公式,应该能够对古代数学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玩意……他好学啊!

(已检查,读者老爷帮忙再捉一下虫。)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

赵泗更爱口腹之欲。

但是始皇帝这般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很明显对于新品种的香料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听到辣椒并非粮食而是一种香料就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不过有红薯土豆玉米三种新粮,已经算是收获颇丰。

按照赵泗所说,红薯土豆平均亩产能够达到五百斤,玉米长成周期倍短于小麦,产量略高,虽然不是长生不老药,但是这三种东西确实值得特意回归大秦进献。

“余种可足?”始皇帝开口问道。

“船上还有很多。”

赵泗在到达美洲的时候,特意储存了大量种子,为了防止变质,甚至在船上都有栽种,所以种子留下来的不少,都有个百斤往上。

辣椒种子赵泗也留了很多,纯属赵泗的一己之私,至于其余水果蔬菜种子就没留那么多,一种约莫一小袋子,能留个种就行。

始皇帝点了点头,示意蒙毅派人去船上交接种子,尔后看向赵泗。

“为何归秦?”始皇帝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赵泗说的很好,忠于大秦,忠于他秦始皇。

履历似乎也没有问题,夺船出走以后又继续执行王命,直到发现了意义重大的新作物才中途归秦。

而且这些履历都很好证实,船上四百多人,不可能串供一致,分开询问,很容易问出真假。

但是,始皇帝敏锐的捕捉到了一点。

赵泗的船队不是第一时间靠港,而是在一个月前滞留海外,单独派了一艘船和琅琊本地官府接触以后才集体靠港。

恰好当时始皇帝大巡天下,经过琅琊,得知出海寻仙的船队归来,于是特意前往琅琊等待,这才有了今日赵泗船队靠港,始皇帝亲至的场面。

赵泗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所为归家罢了。”

实际上,不管是怎么样的信念,都没有思乡和归家来的强烈。

真正不顾一切都想要执行王命的是极少数,大多数跟随赵泗夺船出海的人,内心最深的执念还是归家。

执行王命,本质上是不愿流落海外的一种借口。

留下来很简单,但是留下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出去执行王命,就有那么一丝虚无缥缈的归家的希望。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寻仙之事,十分飘渺,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王命,重新踏足故乡土地。

但是很多人,都情愿死在归家的路上。

“彼时出海,船上人手,又有哪个没有家眷?一应童男童女,有的还是家中独子。”赵泗开口说道。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沉重之处。

徐福出海是诸夏历史上第一次远洋探索和航行,听起来波澜壮阔,充满了史诗的味道。

然而本质上,这次出海是徐福一个人的骗局,和几千个家庭的悲剧。

工匠,农人,士卒,告别家中孩儿,最终沦落海外……终生不得归家。

三千童男童女,他们尚在懵懂之时,就在父母悲戚的哭声之中踏上海船,从此往后人生的几十年,再也见不到亲人的面目。

记忆会在她们脑海里逐渐模糊消散,乃至于只是记得自己是有父母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了。

历史华丽的诗篇是用鲜血和眼泪书写而成。

而徐福出海,也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谁又不想回家?所有人都想回家。

他们在畏惧什么?还不是畏惧未能完成王命而被牵连诛杀?

这或许是徐福的欺骗,可是没人愿意用生命试探真假。

赵泗甚至无法揭开徐福的骗局,因为他没有办法和徐福对峙,他不能代表始皇帝。

所有人都想归家,但只有九百多个和赵泗夺船出走,留在扶桑的本质上也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始皇帝看着赵泗,眼神凝重。

“你在怨朕?”

赵泗诚恳的摇了摇头。

“我应该感谢陛下。”赵泗认真的说道。

赵泗上辈子就热爱冒险,穿越了以后同样如此。

赵泗带九百人夺船出海,环游世界,支持赵泗的根本还在于赵泗的冒险精神。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有足以跨海的船队,有经验丰富的船员。

而在这个时代,一切都是蛮荒和未知,那么多地方尚未征服,每踏足一处都是新世界。

赵泗,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本质上来说,赵泗和徐福似乎并无区别,他也在利用船员。

利用他们收获自己的精神满足,甚至于赵泗第一时间的想法并不是带他们归家,而是想办法哄一批人完成自己环游世界的壮举。

是一路上,和自己明明年龄一样大的家伙,奄奄一息的躺在赵泗身边,惶恐而又坚定的恳求赵泗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故土和家乡安葬,赵泗才坚定了带他们归家的想法。

可惜的是,有些人死在了海里,捞不回来了,只能带回去一些他的衣物。

有的遇上了海暴,海船为之倾覆,连带着存在船上的骨灰也没了。

赵泗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这次环游计划的发起人和带头人,作为始皇帝寻仙的直接受益者。

他没有任何资格怨恨始皇帝。

可以肯定的是,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长成以后,赵泗的言论得到验证之后,几乎所有船员都会获得不菲的嘉奖。

甚至于这些船员都不会怨恨始皇帝。

他们会恨谁呢?恨当年把自己定为童男童女的秦吏?恨哄骗始皇帝的徐福?总之是恨不到始皇帝身上的。

始皇帝看了赵泗半晌,最终点了点头露出笑容,尔后背身离去。

这个小家伙,给始皇帝的感觉很奇怪。

怎么说呢?

就是仿佛这个小家伙说话天生就带着一股让人信服,让人亲近的感觉。

放在平时,始皇帝根本不会问出什么你在怨朕这样的屁话。

始皇帝不是傻子,他的所作所为他比谁都清楚,天底下怨恨他的人不知凡几,始皇帝也从不渴望谁能够理解自己,同样,他也不在乎任何人的情绪。

这个小家伙不一样……和他的对话似乎更容易被牵动情绪。

回顾和这个小家伙的对话,也似乎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似乎比较愉悦,乃至于整个人都轻松几分,那是一种很自然的相处环境。

(每天稳定更新两张,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我甚至不确定有没有人看俺,感觉在单机。)

【戳我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734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31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133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3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6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6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87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92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1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35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37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5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8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4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6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