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即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考察时再次明确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立足基层,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当地。
加强基层支部能力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避免重形式、轻走过场,保质保量。要落实学习教育制度,加强党员思想认识。基层党组织要密切关注党员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培育、提升和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量。要细化监督管理制度,改进干部作风。要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优选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
加强基层对民生的重视程度。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1%的基层工作可能是人民生活的100%,因此,只有把老百姓的“烦恼”记在心里,把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掌握在手中,居民的“家事”才能处理好,这样才能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
强化基层法治基础。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二是强化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加大信访排查化解力度,落实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和领导包案制度,推动矛盾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