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行尸走肉,卡罗尔和国王以西结在追查反派的路上有段对话:
卡罗尔:你知道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不只是几个行尸。
国王:是的,但我依然在笑。
卡罗尔:为什么?
国王:我心中充满了自信么?还是说我的命运,我的职责,需要我表现出这种确定性?最终二者都是。假装能成,直到成真,我就是这样做到的,也是我正在做的,我之所以是国王,是因为我照亮了一束光,引领我的人民穿过黑暗,他们让我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卡罗尔:我们可能都活不下来,甚至不可能赢。
国王:但我依然在笑,今天不能幻想失败。
作为末日幸存者,国王的“假装能成”让他活了下来;作为国王,他的“假装能成”让他的人民活了下来。假装成功,这种看似心理幻想,在现实中真的能影响我们行为以致改变结局么?
领导者的假装成功是最大的激励
在大多数人看来,领导者能够感知事物当前状况与理想状况的差距,能够认识到现存的缺陷,并能够提出如何克服这些缺陷的设想。因此,领导者的设想不只是一种预测,而且表达了整个团队的未来期望。这种期望被领导者赋予权威,为追随者提供保障,因而这种设想在某种程度上会具有激励和凝聚的效果。就好比老师划重点时,同学们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句话,通常老师会在划了一本书后嘱咐:同学们,把我划的会背,成绩不会差。稍微有理智的人一定会狂背,当然他们也并不确定老师是否真的知道考试内容,老师这一权威角色加上“假装会考到”激励了同学复习,成绩就不会太差。
结局暗示对事情的影响
前有大梅林,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的典故,不仅仅是士兵们通过对梅林想象得到的安慰满足,更是“前方不远的梅林”给战士一种向往和目标追求,让他们坚信加快脚步,马上会吃到梅子。
在未知的结果面前,我们只有对前景充满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发动力,为之前进。相反,如果我们看不到希望,没有目标,就会失去信心,缺乏动力,没有方向而四处漂浮不定。
改变我们生活的“假装”
于丹的论语心得里有这么个故事:
一个女孩子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她的身上也从来没有一件首饰,这让她很自卑,她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觉得大家在用鄙视的目光望着她。
一个圣诞节,母亲拿出二十卢布对小女孩说:辛苦了这么多年,拿着这二十卢布,去买你喜欢的东西吧。
小女孩非常兴奋地拿着这二十卢布走进了一个小商店,选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卡,老板将一个镜子递给小女孩说:你戴着它非常地漂亮。小女孩拿起镜子看着自己,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她转身往外走时不小心撞道一位老人,连声道歉后便离开了。
一路上,她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漂亮了,她觉得人们看她的眼神也不一样了,大家此刻都在用羡慕和赞许的目光看着自己,她觉得这一个发夹改变了她的人生。
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出了很远后发现,原来自己拿着发卡走出商店并没有给钱,于是急忙跑回商店,刚才被她撞到我老人还站在门口,他笑盈盈地看着小女孩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因为刚才撞到我的时候你的发卡掉在了地上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点化会改变你的心态。小女孩的愿望是变漂亮,“假装有发卡”就是不经意的点化。生活中很多缺憾是不能避免的,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些缺憾就非常重要了。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肢体语言会影响到我们的荷尔蒙水平,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心态,反过来,我们的心理也能决定我们的肢体语言。
“假装成功”,其实是重塑自信心的过程。如果你想成功,请你先假装成功,把成功者的气概融入自己,直到你真正成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