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老师说:“读完《窄门》,我激动得浑身发抖,恨不得自己能写出这样的书。”
纪德本人也在日记中说:“假如我今天死去,我的全部作品将会在《窄门》之后消失;只有《窄门》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窄门是什么?《圣经》说“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阔路引入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窄门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找得到。”。
窄门我们可以理解为通往上帝之门,要通往则必须摒弃一切欲望。
一边是挤进窄门才能获得的幸福,而另一边则是触手可及的爱情,我们究竟应该追求什么呢?
是永恒的幸福还是短暂的欢愉?
阿莉莎的一生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她虽然信仰着纯洁与神圣,但在现实世界中,却带着各种情感与欲望的纠葛而苦苦挣扎。
她与杰罗姆的爱情也因此被困在囚笼中,无法自由飞翔。
读完《窄门》,你也将从心底里真正释怀——
你想做社会中的“人”还是追寻真正的“我”?
当我们不再自我束缚,才能真正拥有自由而广阔的人生。
—
通往天国的道路固然狭窄,但阿丽莎却无法与所爱之人并肩同行。
因为爱情的纽带将两人紧紧相连,他们无法挣脱,而窄门前的分离成了必然。
阿丽莎对主人公的爱深沉而真挚。在日记中,她无数次祈求上帝让她与他相见。
然而,当他们真正见面时,却因观念不合而分道扬镳。
阿丽莎想要的只是纯粹的爱,而阿丽莎选择的道路却充满了孤独。
对于普通人来说,窄门背后是那些我们渴望触及却难以抵达的地方,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我们是否一定要追求超出尘世的事物呢?那些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鸟儿是安逸的,但那些抬起头探向天空的人却要承受着现实的严寒。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像我们一样,站在地上仰望星空,既没有脱离地心引力的能力,也没有将脑袋埋进沙土中的愚蠢行为。
我们就这样站着,低下头便看到大地,抬起头便看到天空。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去追求那些稀松平常的幸福,但人生的意义、真理和存在的目的等问题仍然如影随形地困扰着我们。
面对存在的焦虑,我们希望在世界之外找到答案。
于是,我们为自己建造了一扇门。
这扇门成为了一种图腾,一个由我们的渴望虚构而成的海市蜃楼。
门后面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那里有光芒万丈的世界,只是我们触及不到而已。
—
纪德在《如果种子不死》中写道:我绝不会沿着一条预先画好的道路走到底。
在他看来,人们按照既定的人生准则生活,无非是在虚假中徘徊。
只有通过与虚假的生活背道而驰,走一条逆行的人生之路,才能回归真实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真正的生活,是打破常规,不将自己限制在各种规则之中。
因为没有任何一条准则可以规定,人生应该怎样去生活才是正确的。
而那些随波逐流的人,终其一生也可能找不到自己心中真正的活法。
真正要走的那条路,可能并不拥挤,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你需要自己确定方向,亲自摸索,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途中的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走完未尽之路。
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出决定,除了你自己。如果你想活得坦然,就必须忠于自己,忠于内心的想法。
读完《窄门》,我对纪德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他的作品中,人可以极大地释放天性。
一旦人们要成为真实的自己,选择存在的方式,也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因为宽门和宽路通向地狱,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窄路,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才找得到。”
窄门,只能独自前行,不能随波逐流。
受到自由意志的驱使而行进,即便是荆棘丛生,也是一条无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