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名妻子送丈夫来就诊,原因竟然是在监督孩子做作业时,夫妻俩起了争执,丈夫一怒之下喝了一大口农药,幸亏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学生多么的不易,为了考个好成绩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学校辛苦了一天,回到家还得完成一大堆作业。
而家长更不轻松,在外打拼了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监督孩子做作业,可是已经辛苦学习了一天的孩子,有几个会自觉的做作业呢?这样的结果就是本来应该幸福温馨的家庭却变成了冲突不断的战场,孩子辛苦家长更辛苦。
究竟是谁把孩子和家长逼到如此境地?有人把责任推给了教育制度、推给社会,可是这是真的吗?教育体制和学校的事情我们做不了主,但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还是可以做主的吧,每当看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名校,未来操碎了心的时候,我就会想,孩子成绩好了,他的人生就真的一帆风顺了吗?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是否幸福的因素中,是否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呢?
据说,马云高考时数学才19分,复读两年后才勉强考上杭州师范,按照当今家长的普遍标准,他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网上到处都是对他的批评,说他不仅歌唱的烂,字也写得难看,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太极拳在行家眼里也不堪入目,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他今天取得的成就跟曾经考卷上的数字也绝对无关。
知识很重要,但如何运用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如果学校教育的重点是让孩子掌握知识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一个人的性格模式,因为知识可以百度,唯有性格不能搜索,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灌输给孩子知识,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建立健康良好的人格。
当父母把家庭教育从知识层面回归到孩子性格层面,从小给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信念和价值观,特别是培养孩子较高的自我价值时,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