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听了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实验学校的王思思老师讲了信息素养第四讲:《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令我深受启发,同时我对这个话题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跨学科,跨学科指的是超越一个单一的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活动;是指通过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根据、视角、概念、以及理论,以促进基础理解或解决单一学科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往我只是教学单一的学科,孩子们的思维被局限在一个框架里,思维打不开。李老师的分享让我知道了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本学科知识,同时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同学科的教材中,不少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沟通。学生可利用其他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为新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所以,我觉得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看到跨学科学习的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以及他们对问题产生的浓厚兴趣,是我们这些单一科目下学习的孩子们所无法体验到的。单一科目的学习,孩子们学到的只是一个知识点,学过之后,便匆匆进入下一个知识点,孩子们根本没有拓展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被扼杀掉了;再说,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形成定式,根本不想着去创新,因此课堂气氛势必枯燥乏味。但老教师自认为还不错。如果采用跨学科教学,老师们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听课,可以使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沟通,同时各科教师也可以相互借鉴彼此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完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以前我在教学中总愿意墨守成规,根据自己的常规经验进行教学。通过学习,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了,但心中依然存有疑虑,觉得新的教学方法恐怕课堂难以控制,但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生事物就要勇于尝试,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我决定下学期拿出几节课亲身体验一下这种教学模式。下面是我亲自设计的一个自然笔记课程思维导图,我决定就从这节课入手进行尝试,同仁们为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