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去了一趟长沙,进行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这次旅行很愉快,走过的景点和吃过的美食都记录在了手机相册里,现在我想用文字记录一下照片以外的思考,也是我对家庭教育的遐想。
生活处处是游戏
去长沙的高铁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我们坐在车上可以做很多事,当然看手机是最容易打发时间的。但是因为和孩子在一起,作为父母就不可以一直这么做。孩子用折纸设计了一个“东南西北”小游戏,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都浑然不觉。这让我想起了《游戏力》这本书,“生活即游戏”是书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倡将游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昨天我们一起爬岳麓山时,孩子一直喊着要坐观光车,不想爬山,而爱人喜欢爬山,一直催促他“快点”、“不要废话”,我在一边鼓励孩子坚持,但孩子还是兴趣索然。这时候我想起了“游戏”,于是引导他玩影子游戏,很快他融入游戏中,在蹦蹦跳跳中不知不觉上了山顶。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过游戏来探索世界、学习新技能、表达情感和建立社交关系。游戏是他们理解周围环境的主要方式。但游戏不只属于孩子,游戏适合任何年龄。生活可以处处有游戏。
重新学习尊重
其实,爬岳麓山不在我的计划内,因为我不是一个爱爬山的人。我的计划是一起坐观光车上山,但我的爱人很喜欢爬山,而且在他眼里,这个岳麓山太矮了,如此矮的一座小山,还要坐观光车,太可笑了。于是我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儿子说:“咱俩坐车吧,让爸爸爬山,咱们在山顶等他。”
我不同意,我觉得一家人要一起才好。但临时改变我的计划,也让我有点情绪,可能后续的计划都要更改。但转念一想,爬山也未尝不可,既健身又可以享受阳光和大自然,于是我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尊重爱人的想法,出现了上面用游戏引导儿子爬山的思路。
后来爬山的时候,我们发现岳麓山的环山路比较长,希望能走近路上山顶。但是导航显示的不准确,从地图上看是有小路的,但不确定是否可行,于是问山上卖东西的人,他们建议我们走大路,以免小路走错。孩子爸爸说:“没关系,能走就行。”于是带着我们走小路。
儿子很谨慎地说:“爸爸,人家建议我们走大路呀,万一我们走丢了怎么办?”然后儿子看向我,希望我能表明一下态度。
我信心十足地说:“听爸爸的,爸爸说能走就能走。如果爸爸走错了,让他买纪念品送给你;如果没走错,”我指着手里提的水果,“我们就送他橘子吃。”
这算一个赌注游戏吗?但我讲的很轻松,儿子听我说完也放心啦,我们开开心心地继续出发了。
我也不是盲目相信孩子爸爸,相信他是因为他在山里长大,对于爬山也非常擅长,而且所谓的小路也是有台阶的,不是山间野路,所以也很安全。实践证明,孩子爸爸带的路很安全,也很快捷。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最看重的是尊重。尊重,也是我从认识蒙台梭利教育开始的,感受到他们对儿童的尊重,才真正重新开始认识儿童,重新理解生命。这些年,我的确学会了尊重儿童,但我发现自己忽视了孩子爸爸,我有时会不尊重他的意见,会忽略他的感受。很多时候,他不得不迁就我和孩子,但这不是尊重的本意。
所以,我重新开始学习尊重,不要眼里只有儿童,而是要学习尊重身边的每个人,当然包括自己。尊重不是顺从,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自主性。一个人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阅读的魅力
在一家文创店,儿子在里面挑选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我打算去买单时,发现爱人在售书区驻足不前,他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他很少买书的,这次居然买了三本家庭教育的书。我对他投以新上的目光。
在回家的高铁上,爱人读着新买的书,不断地跟我分享。
“我发现,书中说的这些,你都做到了!”
“你真的为儿子做了很好的榜样!”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十分得意。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尤其是被爱人认可。于是忍不住也翻看起他买的其他书。其实,我哪有他说的那么好,书中的很多观点我知道,但离能做到还需要继续修炼。
但这次旅行却让我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阅读可以让人成长,也可以互相影响,让一家人一起成长。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