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旅游博主“雪山在那里”制作的一个视频,文案太牛了,特抄录如下。(个别语病、笔误,已作调整。)
长江,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一个伟大的传奇。
一亿四千万年前,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还被茫茫的大海所覆盖。阿涅塘的翘脚龙,像往常一样,在海边嬉戏,它们不知道的是,一场规模宏大的造山运动已经悄然发生,这就是燕山运动。
这一折腾就是七千万年,地壳运动使海水缓缓后撤,北方的唐古拉山率先隆起,它的主峰叫格拉丹东,山脚下的姜根迪如冰川慢慢融化,滴滴雪水汇成了一条叫纳钦曲的小溪,缓缓地向北流去,这就是最初的长江,一如我们儿时的模样。
它流经的这片童话般的世界,叫可可西里,现在已经是保护区。流到葫芦湖附近的时候,它突然折向东方,此刻它更名为沱沱河。向东流入大海,成了每一滴江水的愿望,从此,长江的故事,像它的水面一样渐渐展开,直至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我们能看到沱沱河的地方,是在109国道上的唐古拉山镇,既热闹,又荒凉。长江在这里走出可可西里,继续奔向东方,在青海的玉树接纳了当曲和楚玛尔河之后,更名为通天河。在那遥远的地方,文成公主从七渡口茫然渡江,17岁的年纪,未知的远方。猪八戒在称多不想晒经,因为南边就是乌斯藏,那里的高老庄,有自己心爱的姑娘。告别神话,走近历史,这里才是御弟哥哥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中说的女儿国。几千年前,苏毗国涂着雪晕妆的西羌姑娘们,就手持天尚玛,骑着黑骏马,驰骋在这片东至横断山脉西到葱岭的广袤土地上。
这里更可能是“蜀身yuān毒道”的真正所在,从三星堆到哈拉帕的神秘古道。所以古蜀国的祭祀坑里有那么多的贝壳,张骞会在万里之遥的巴基斯坦发现来自古蜀国的布匹和邛竹杖。汉武帝却向南寻找这条古老的通道,为此被灭掉的夜郎和古滇国实在冤枉。
继续往前,巴彦喀拉山脉挡住了长江向东的去向,山那边的黄河也只好流向北方。全世界仅有两条大河,纵然奔腾万里,但只在一个国家的土地上,这就是黄河、长江,别人梦寐以求的骄傲,只有中国人觉得稀松平常。
如果巴彦喀拉听起来有点陌生,那么它还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巍巍昆仑。这是昆仑山脉最重要的一支,它继续延伸,东接秦岭,形成了横亘大地的中华龙脉,挡住了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湿热,最后由淮河连通大海,这就是中华南北分界线,这也是大葱粗犷和土豆温婉的由来。
不能继续向东的长江很生气,裹挟xié着高原的泥土,一路翻腾,向南进入横断山区,这时它叫金沙江。东边的横断山区是由雀儿山、格聂神山和玉龙雪山组成的沙鲁利山脉,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
过了巴塘(理塘),这个情歌王子乘鹤归西的地方,金沙江进入了神秘的川滇藏三角地带,那就是由梅里、稻城和丽江围起的大香格里拉。狭小的空间里聚集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亚洲大河,亿万年来,三江并流,各自切开横断山脉,向南流出国境,在中南半岛汇入大海。
怒江、澜沧江都接受了这个宿命,只有金沙江从未放弃向东的梦想,它在静静地等待,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亿万年前,横断山脉的东边有一个大湖,和长江一样,东入大海,是它一直的梦想,平静的外表下藏着波澜万丈。终于在三千万年前的一天,浅浅的湖盆,再也承载不住这山高水长,湖水连续切开了夔门、巫山和西陵山,奔向东方,这就是长江三峡的由来。
湖水溢出后,湖盆露出地面,这就是四川盆地。四周的河流汇聚成江,愉快地向东流淌,这就是有情有义的川江。东流入海的同时,从未忘记向西挖横断山脉的墙脚,给金沙江暗送秋波。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兴起,带动了金沙江流过的剑川谷地渐渐抬高。不知道是川江蓄谋已久,还是金沙江把握好了时机,终于在千万年前的某一天,在丽江的石鼓镇,它突然一个180度的惊世大拐弯,抛开两个小伙伴,调头北去,在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冲破横断山脉自以为的天然屏障,奔腾而下,这就是虎跳峡,美丽的大凉山也没有能够留住它。
金沙江在攀枝花接纳了雅砻江之后,沿着云贵高原的东北边缘一路向下,进入四川盆地,在宜宾拥抱川江的那一刻,万里长江终于贯通形成。
这是一段双向奔赴的恋情,大江自此东去,所以宜宾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城”。
任凭相逢的那一刻多么的荡气回肠,再美的爱情故事,都敌不过慢慢消磨的时光。当历史成为传说,传说变成神话,后来的《山海经》说,“岷山江水出焉”,以为岷江是长江的正源,这一错就是几千年。北宋的李之仪说他住长江头,其实多半住在都江堰,直到徐霞客的出现,才开始正本清源。
宜宾以后的长江,人间烟火气慢慢浓了起来。林徽因在李庄,可能偶尔也会尝尝五粮液;杜甫在泸州,三杯下肚就开始谢主人,江面上点点渔灯。
过了中梁山的猫儿峡,长江由蜀水进入巴山,嘉陵江与长江在重庆交汇,泾渭分明,像极了鸳鸯火锅。但是以微辣为底线的重庆人从不认可。乌江汇入的地方叫涪陵,这里的榨菜和茶叶蛋一样鼎鼎大名。
长江去往三峡,奉节刘备托孤,云阳张飞陨落,秭归走出了屈原和王昭君,千百年来,太多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有人想喝了丰都奈何桥上的孟婆汤,有人却说“除却巫山不是云”,忘了也好,记住也罢,我们是凡人,难免为情所困,长江见惯不惊。
出三峡,到宜昌。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来自青藏高原的泥沙,在此不断地堆积,汪洋化为云梦泽,云梦泽又化为无数个湖泊。江水带着泥沙东去,继续沉积在南北两岸,形成了由山到海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南面是山峦密布的江南丘陵,雪峰山、武陵源、武功山、庐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整个江南是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引得北宋王希孟画就《千里江山图》。
从宜昌开始,长江进入平原,历史和水流一样缓缓沉淀。
过了枝江叫荆江,九曲荆江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修了又毁,毁了又兴。中国留存千年的工程,从来都不是亭台楼阁,而是运河,是长城,是贯通东西南北的秦直道,是都江堰,两千年后依然泽被后人。祖辈把灵魂赋给了岳阳楼们,纵然早已不是旧时的模样,但是只要它叫岳阳楼,我们就能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湘江在洞庭湖注入长江。上游道县的福岩洞中,十万年前,长江流域的现代智人已经在与风雨争斗。几万年后,尼罗河畔的西方智人也开始走出非洲。
长江没有停留,经过赤壁后,与最大支流汉水交汇于武汉,这段江水又叫汉阳江,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地方。高山不在,流水依旧,没了黄鹤的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长江进入江西是九江,古时称浔阳,赣江经鄱阳湖在这里汇入长江,低调而内敛的江西,白居易在浔阳江头说“犹抱琵琶半遮面”。其实,江西才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八个字的真正出处,这里有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和欧阳修。
物华星移几度秋,大江继续东流。过江西到安徽,北岸的安庆,中国现代工业的启蒙城市,完成了它的使命;南岸笔墨飘香,文房四宝记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李白在芜湖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语成谶,几十年后,一代诗仙陨落在不远处的采石矶畔。
出安徽,进江苏,是南京。现在叫扬子江的这段,七千年前还没有完全形成,长江的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一线,所以说镇江以前叫镇海。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带来的丰厚泥沙,使海岸线不断地东移,扬中、晋江、江阴、南通,直到上海,几千年间,次第露出水面。上海松江区那处唐朝立下的经幢,见证了这里沧海桑田的变迁。
长江终于经上海崇明岛汇入大海,东海之滨的魔都,终没有辜负长江的万里奔波。
这里是中国,雪山上的一滴水珠,也可以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