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我拿什么来抚育你                 ----------对母爱的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30%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这是徐凯文精神科主治医师的一篇讲演稿,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北大这些天之娇子有30%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同时指出我们教育体制的失败。

看完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母亲,我心疼的厉害,北大的孩子啊,他们是怎样历尽千辛万苦,经过怎样的一次次严酷的选拔,才进了这样高等的学府,在家长欢天喜地地把他们送进北大的时候,又怎会想到他们会轻生,会对生活失望?

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在指责这个社会教育的时候,会不会也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该怎样爱孩子,而在当今,母亲在一个家庭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怎样的母爱才是孩子需要的?

曾看到过许多讴歌母爱的文章,她们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牺牲自己,以一个可怜而悲壮的形象,突出母爱的伟大,母爱,是否就这样简单?

也许,在这个时代,对母亲、母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母亲,我认为首先,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物质条件。

这个条件提的很俗,但却是必须的,当你准备做母亲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孩子要有住的地方,要不会饿着,不会冷着,要有一个玩耍的空间。我们学哲学,也是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有了物质才有意识,是的,当你给孩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后再来说孩子的精神培养,当然,物质不需要达到很高的要求,吃喝拉撒住能够满足即可。

其次,则是孩子精神的培养。

物质的条件可以量化,精神的培养却是一个无可量化的东西,然而,它在孩子的一生中却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幸福的根本。一个母亲该怎样滋润孩子的心灵,我认为是母亲自我的幸福感和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我不太喜欢母亲以个人的牺牲来感化孩子,不同的孩子对母亲的牺牲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认为母亲付出很多,要感恩,所以会按照母亲的要求努力快乐的生活,而有的孩子,会觉得母亲的牺牲是一种压力,或逆反或压抑,所以,万无一失的方法是母亲要有自我幸福感,并且将每个人都有获取幸福的权利思想潜移默化给孩子。母亲自己要自强,要快乐,要幸福,总之,你是如何要求孩子的,你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便是原生家庭的延续。

我很喜欢一副母子的雕像,孩子在前面走,母亲弓着腰在孩子后面跟着,母亲的双手伸开,并没有紧紧抓住孩子,这样的母亲比抱着孩子,牵着孩子付出的更多。可是,这样的母亲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可以选择他自己要走的路,他或跑,或走,是他的选择,相信他尊重他。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懂得放手,孩子就懂得了选择;而身后弓着腰的你,似乎没有用,却给了孩子强大的信心和后盾。

我愿天下的孩子幸福,快乐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