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几年教育类刊物编辑的经验,当我指导学生作文时,特别注重评改环节。有老师怕学生作文没有素材可写、没有角度可选,所以在作文前的“引导”环节特别下功夫,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素材的选择、写作角度捕捉的敏感,或许更适合以日记、随笔的形式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习惯,课堂作文教学,教师有时候不妨“心硬”一些,把作文完篇的任务直接交由学生自行完成,再在此基础上加以评改。这样指导或许能更有针对性。
根据自己指导学生的经验,感觉作文评改环节,需在以下几处多下功夫:
1. “让作者有话说”很重要。就像教师观摩课,让执教的老师先说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自评这节课的优缺,总比一下子让专家们侃侃而谈点评,来得更让执教者心理熨帖。点评虽也希望实现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主要的,还是要帮助受点评对象得到提高。所以“让作者有话说”“让作者有话先说”,显得很重要。
2. 以“文本细读”的读者态度阅读学生作文,仔细捕捉学生作文所要表现的主题、主要情感、作文中学生希冀“出彩出新”的内容,评讲时不妨以“我在这篇文章中读到……”“你是不是想表现……”“……好像是你特别想突出的”这样的句式来猜测、回放学生写作时的心理过程,这样一种写作心理过程回放的方式,是很容易拉近师生对话的距离的。
3. 要给以同伴评价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即使同伴点评的观点教师不认同,也不能急于表态,这时候,教师不妨扮演沙龙的主持者,专注于穿针引线,专注于引导不同观点的碰撞,专注于把越来越多的同学拉入到讨论的群体中来。
4. 评后要改,改后再评。作文点评之后若没有再修改的环节,前面所做的工夫都成了花架子。所以作文评讲后,一定要让学生再修改。如何让学生不抵触再修改?不妨有类似这样一些民主而鼓励性的语言:“结合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遵照你自己的意思,看哪些地方可以再修改得更好”“我希望在我的美文文件夹中收藏你修改后的作文”“想象一下把这些地方再修改,是不是文章显得特别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