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的这些日子,挥别了2017,开始了2018,好像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昨晚看了《前任3》,唯一有点泪点的地方其实是在爱福杰尼唱的片尾曲处,忍住了,连眼眶都没来得及红,这股劲儿就过去了。其实泪点无非就是感同身受,没办法感同身受的事情就无法引起共鸣,没有共鸣,就是局外人。
局外人,一身轻。
很多人说后面其实是有泪点的,男主大喊着我爱你,女主疯狂的吃着芒果。那又怎么样,只是在疯狂里劝自己放下、逼自己看开,我以为这是重新开始新生活的一种仪式。
以前和朋友开玩笑,现在各种吧这么火,不如开个店叫“分手吧”,我认为分手是一件很需要仪式感的事情,无论是给自己借口破镜重圆,还是真正的诀别。
这种分手的仪式感会在你想回头的时候明确的告诉你,一切都结束了。
很久没有这样熬到深夜了。
这几天都是淅沥的小雨,老家下雪了,全国好多地方都下雪了,上海却还是不紧不慢的下着小雨,淅沥淅沥的,沾湿了鞋袜,淋湿了头发,寒冷也顺着这雨滴,从骨头缝里吹进身体。深圳和北京的异地恋人,感受着温差缩小带来的亲密互动,上海站在中间,没有艳阳,没有雪花,像是吃着棉花糖看戏的小孩,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动情处哇的一声就哭出来,然后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人、处事,都是难的。我跟闺蜜说,我只想活到四十岁,不要婚姻,不要后代,洒洒脱脱活完这一生,不要绵长,也不要太仓促。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设下的障碍,不然你为什么下雨天驾车穿越大半个上海去拜访一个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客人;不然你为什么大冬天还要订好七点钟的闹钟,即使它在床头吵吵闹闹十来分钟,你内心充满了对被窝的不舍却还是乖乖爬起来洗漱;不然你为什么分明看清楚这个饭局就是要喝到精神衰弱,却还是要继续对着那些人扮着笑脸…
一个女朋友要结婚了,婚期定在一月十八日,眨巴眼的功夫就要到了。另一个女朋友给我发信息,说好羡慕,好想结婚。是啊,到了我们这种年纪,正常的家里人也应该都催了个遍了,只可惜催归催,家人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合适的,毕竟这么高的离婚率摆在那里,威慑力还是不可动摇的。对于感情还是怕,怕到什么程度呢?特别敏感,不爱主动,别人对我冷淡,我就会报之以十倍的冷淡还回去;不再敢说动情的话,怕成为日后分别对方抓在手里的把柄;不对对方抱有期待,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明明不满也只会用沉默来代替,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吵吵闹闹的发泄,种种…
我以为,这是生活所赋予的铠甲,只有够坚硬,才能让你走的更挺拔。
马上就要四点了,还是不困,对你们是要说晚安还是早安呢?
老规矩,结尾撩:
不管了,不管它是下雨天、下雪天,还是大晴天,我只想管要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