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医学前沿公开课

这是急诊领域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播年会,其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广大基层医生可以不用舟车劳顿就可以收看大会的整个内容,我全天看下来自觉与到现场听无异,甚至比现场听效果还要好。

这次大会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万人,预计后期制作完,观看人数将会达到10万。后面的数字可能有假,但前面这个两万或者1万五六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想而知普及面还是有的。

这次大会的讲者主要是各大急诊名院的急诊科主任,他们各有擅长,总体讲演质量很高。朝阳医院的郭主任搭台,304,307,北医三院,清华长庚医院,上交瑞金,浙大二附院都来捧场,各自讲述急诊的现在和未来。

我只想提两个人:

(一)307医院的邱泽武主任,他的《肉毒素中毒》讲得非常精彩,让我知道了原来吃香肠,腊肠,牛肉干,臭豆腐,豆腐干,手抓饼还可以严重中毒到不治身亡,治则破产的地步,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晚饭,看着盘子里的豆腐和香肠,不禁唏嘘,也许这个知识总有用得上的一天,也许就在某个夏天,也许就在某个野外,可能因为听过这个课,我的知识也许可以拯救一些人的性命。

(二)清华长庚医院的陈旭岩主任,她对"岗位胜任力"的理解和解读,说到我心坎里面了。她说,也许对医生来说现在钱还是问题,但终究不会是问题,岗位胜任力会成为一个最大的问题,她将这种能力解读成三种能力,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和顺势而为的人生态度。他说,未来的医生的价值来源于其自身的不可替代,她在辞退医生时,往往用到的词汇就是岗位胜任力,她更多的不是指你的专业能力,而是你的人文素养里面的沟通能力和持续读书学习的态度。她的目标是希望找到和培养具有丰富"人文储备"和人文情怀的专家。

这一点正是我想提到的,其实在医院当一个管床医生很容易,即使你这个科室这个专业的知识学的没有多么深入和扎实,跟上一周,也就可以胜任很多临床业务了,但是这个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敏感的发现他身上的隐患,如何把一个病看到出神入化,这些都需要做太充分的努力才能略知一二,而这些正是她希望我们不管在什么领域什么岗位都不断自我培养的。

基层是最好的战场,在这里你将直面一切不可理喻,怎么与这些人沟通,你将从中学会太多的东西。还有目前,全国医疗的总方向在倾向于基层,基层将是一块大蛋糕,只会看感冒发烧拉肚子,如果你看出门道来,也可以年入百万。

有时侯你在抱怨,不是因为学不到医学技能,而是在抱怨为什么赚的这么少,如果你确信以后开一个只治疗常见病的小诊所可以收入颇丰的话,你现在还会觉得这里的工作太low了嘛?

面对大医院的临床规培。你抱怨时间太久,成长太慢;面对基层的无所事事,你抱怨无计可施,湮灭才华。面对自由,你踌躇满志,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面对限制,你唯唯诺诺甘作只会抱怨的羔羊。

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不该是我们的作为啊!

中午恰巧看到浙大老教授的一段讲话,他90岁了,话语流畅,气息有力,给人花甲之年的感觉。我大概算了算,如果我真的被憋在这里30年,或者20年,那等我出去的时候是45或者55岁,如果我也可以活到90岁,那不是还有半辈子可以活吗?挺好,到时候我就可以为所欲为啦!说不准那时候,已经在外面为所欲为,生活没有节制的朋友们早就死了呢,这么一算还是很划算呢!

所以,stay hungry,stay foolish,规律作息,锻炼好身体,我多活几十年不就行了。

我是不是很贼?

所以请顺势而为。

我一直都为我的职业和身份骄傲着,我也愿意为这个国家付出青春和年华,即使它让我遍体鳞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求 :iOS 系统必须是8.0以上,mac系统必须是10.10以上,在5S之上的设备才支持指纹识别功能。 iOS...
    Molary阅读 385评论 0 0
  • 暮春的厦门,有些恍惚和疑惑。在这个温暖的海边城市,常常分不清春夏秋冬,秋天一片碧绿葱翠,冬天一片繁花似海,而春天,...
    含钰小屋阅读 577评论 5 7
  • 火车载着你、 和时间奔向目的地。
    锺琬阅读 153评论 0 0
  • 择一人白首,记一城始终。 屏上蝶成双,青丝恰三丈。 四时景殊异,五更天风起。 六合尽飞雪,七星映月缺。 八方闻战鼓...
    十里缘起面青山阅读 1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