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注释:
1.搴(qiān千):拔。搴舟,犹言荡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所引作“舟”。
2.被(pi):同“披”,覆盖。訾(zǐ紫):说坏话。诟(gòu)耻:耻辱。
3.几(jī):同“机”。王子:此处指公子黑肱(?-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父亲楚共王。
4.悦:喜欢。
解读赏析
“心悦君兮君可知否?”
本诗是一首越歌的歌词。开篇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说的是,越人激动的感慨,今晚是怎样特别的晚上啊,我在河中荡舟;今天是怎样特别的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越人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自己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
诗的中间两句是越人在激动地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承蒙王子看得起,您不嫌弃我,责骂我,但是因为能够与您结识,我的心一直慌乱着,无处安放。
最后两句是越人带着期待和惆怅的情感抒发。“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
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人与人之间,自己对别人的感情却只有自己知道。
诗词AB面
相遇便是结束
大概是公元前540年。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了一场游舟盛会。
人群熙熙攘攘,江面烟波浩渺,岸上的那个人与徐徐飘荡的柳条都有着别样的风姿。他,子皙,楚国的王子,鄂地的封君。
从那个人被簇拥着踏上这青翰之舟的那一瞬间,越女便知道自己被“俘获”了。楚国助兴的钟鼓声在越女的心上一次又一次的撞击,越女眼波流转,偷偷观望,却始终跨不过那横亘在两人中间的阶级和身份。
钟鼓声停了,舟上的人看着江上的美景,突然一阵清丽婉转的越音歌声传来,有如天籁。子皙终于注意到她了,一位榜枻(即摇船的短桨)越女。
当时,楚越虽是邻国,但是语言却不同,越女知道他听不懂,但是她还是要把心中那一份无法寄托的情愫抒发出来。他似乎感受到了在这婉转歌声里的深情,他叫来越译,将越女所唱转述给自己,便是这“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听后微笑着看着越女,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女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她身上。越女没有想到能够得到王子如此的待遇,但是,也仅此而已。跨不过的阶级身份,一刹那的心动终敌不过日久生厌,不如将一份美好保留。不开始,便没有结束。
诗词小真相
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对于《越人歌》的解读,历来也有争论。有人质疑越人的性别,因为在《说苑·善说》里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点明这个越人是女子,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收录这支歌时,称《越人歌》,也未提及越人的性别。
“越女”仅是人们从歌谣本身引发的联想和猜测。因此有研究者根据书中提及的王子子皙所乘的“青翰之舟”装饰华丽以及有“钟鼓之音”等猜测越人所驾并非一叶小舟,而判断出“拥楫而歌”不应该是女子,而更可能是男子,从而解读出子皙可能有龙阳断袖之癖,也就是我们说的同性恋。
这样的解读有其猜测的依据,但是也颠覆了一直以来大家的普遍解读,姑且不管这到底是不是一首同性恋歌还是另有人解读的颂歌。
单单从歌谣的内容来看,我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况且在典籍《越语》和《河激歌》中所记载的,秦以前越地女子跟男子一样善“擢楫”,所以这是一首女子所吟唱的情诗也是有很大的可信度的。
人们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解读,甚至有后人杜撰了后来的结局,说王子把越女带回封地,过上了童话里幸福快乐的生活。
“意林国学“全力打造诗词盛宴,一样的诗词,不同的视角。
“向上吧!诗词”系列之唯美卷——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小编参与撰稿的诗词解读系列之唯美卷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已经上市,
欢迎大家选购,
之后在公众号会选取一些比较经典的诗词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