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关于死亡题材的电影、书籍越来越多,大多的主线都是,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生命的开始,像《鬼怪》,在死亡当日,在阴间使者的茶馆喝上一杯类似孟婆汤的茶,然后走出茶馆,走向新生;像《摆渡人》,死者灵魂会有摆渡人引渡,去往虚无,走向往生。而《时光倒流的女孩》,似乎更多讲的是,生命的延续,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完成生命的真正轮回。别具一格的体裁,总是让人惊喜。
1.无论如何,好好活着。
莉兹最初对死亡是抗拒的,像任何人一样,死亡代表着与人世间最亲密的人的分别。莉兹认为是诀别,而我认为那只是暂时性的分别。每天都去了望平台看人世间的家人,看到家人的伤心绝望,看到自己似乎近在咫尺的家人却无法沟通,像空气一样虚无。但是当真正能够对话的时候,问的第一句却是,你过的好吗?无论生活在人世间还是另界,都希望家人过得好。正如每一场生离死别,临终前说的,应该都是,好好活着。
无论以什么形式活着,都应该好好活着。即使彼此看不见,但是生命还在继续,好好活着,是给另一个世界的家人最好的交待。
2.死亡,是生命的延续。
人世间的由小到大顺势的生长,就像树木地表上的枝干,顺势向上,是看得见的显露出来的生命形式,是活着的外显形式,而另界的生命轨迹,却是逆向生长,从死亡那日起,慢慢退化到婴儿时期,就像树木地表下的根,向下延伸,越长寿越枝繁叶茂的枝干,底下便是更加的盘根错节,这是活着的内隐形式,这依旧代表着“活着”。
更是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在画圆的时候,都是由一起起点画起,然后延伸的曲线循着圆形的轨迹远离起点,画到半圆的时候,是起点与笔触最远的距离,是直径,然后,继续往回画,距离慢慢地在缩短,最后回到起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圆,而对于生命来说,从小到大的顺势生长,到从大到小的逆向生长,加起来,才是一个真正的轮回。
不是倒过来活一回这么简单,不是单纯重复曾经的生活那么肤浅,而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另界里有工作、有法律、有生活,也有爱情。莉兹15岁就死了,还没在人世间经历过工作,也没有爱情,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就死了。她以为接下来的15年只是单调的过着幼稚的生活,所以她抗拒,她以为永远都成不了大人,直到欧文的出现。爱情真的是件妙不可言的东西,悄无声息的出现。
在看到这的时候,我在想着,如果欧文在人世间的妻子埃米莉出现了,怎么办?作者总是最懂读者。埃米莉因为流感死了,来到了另界,欧文依旧把她当成妻子带回家,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和莉兹的感情。我替男女主人公着急,而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我第一次觉得“物是人非”不是坏事,而是心态的豁达。埃米莉36岁,欧文17岁,莉兹15岁,对于埃米莉来说,他们俩是相爱的两个孩子。生命的延续,让他们成了孩子,而埃米莉,也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在人世间有,在另界,也应该有。“回到原来的地方、原来的人中间是很困难的,你转身离开,哪怕只是片刻,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这,大概是对“物是人非”最温情的阐释。人生的轨迹,不会因为曾经有过的交集而停滞不前,时间,会让人成熟,让人豁达,也会让人遇到那个时间节点上该遇到的人。
3.阴阳平衡,才是生活。
这本书总让我想到中国的“阴阳”。自然界中,事物多以对立矛盾统一的形式出现,这在中医、哲学等方面都很受用。而另界的存在,与人世间正是形成了阴面与阳面,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形成阴阳双生。书中每一件事的存在,书中的众生相,都能找到它的对立面,就像死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活着,即使坏事的发生,否极泰来,紧接着会是好事的发生,而这,就是生活,辩证而统一。
____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顺着看,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伸,即使你把书倒着看,那依旧是生命的延伸。这种感觉很奇妙,也让人,开始凝视自己现在的生活,思考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