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五,按照大众的说法就是迎财神的日子。今天朋友圈里,都是各路财神的照片和画像,大家都在朋友圈求财神,这也算是我们年轻人别样的年味了,赛博求财神。
更有趣的是还有很多朋友跑到财政部的抖音下面留言,说想要缴45%的税和25%的意外所得,并且后面加上括号“无任何副作用和代价”,我当时差点绷不住了,忍俊不禁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言归正传,今晚我想要说的是,年味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创造。其实我一直都在想,年味随着我们的长大,在慢慢的变淡,是什么原因。固然有科技进步和客观因素比如上面的禁止有关,但是我在想,是不是随着我们的长大,小时候给我们创造年味的大人们,也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在老去,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再给我们去提供一个充满年味的年了,这才是主要原因。
而我们呢,一直在抱怨,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却不曾想过,所有我们怀念的年味,其实都是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他们传承了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他们经历过的年,并把这个面带给小时候的我们,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把这个年味丢失了,我们却说,年味变淡了。
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去传承和弘扬小时候爸妈给我们过的年了,可是因为我们的懒惰,我们只想坐享其成,所以我们说,年味淡了。
明明,我们在廿二十的时候,就可以给家里买买年货,不能回家,就快递寄回家里去。回到家里,少玩手机,不要睡到十一二点,早点起来,帮帮妈妈,搞搞卫生;跟着爸爸去街市,买来肉菜,一起剁剁馅,炸一下年货;自己在家里,张罗张罗,哪里需要贴贴福字,哪里主要贴贴窗花,哪里需要摆摆年花;到了晚上的时候,拉着爸妈出去,放烟花给他们看;你自己工作了一年了,别总想着找爸妈要钱,在年三十的晚上,也给他们,发发守岁红包……这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年味,都是爸妈给我们做过的事情。
爸妈也曾经是孩子,他们在我们这个年纪,已经给他们的孩子(我们)带去他们小时候的年味了,可是到了同样年岁的我们,为什么只会感叹,年味淡了?这是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需要反思的。
以前的年味,是长辈的仪式感给你的,现在你大了,该你把年味传递下去了,人不能只接受不传承。你感受不到年味是因为:你由感受年味的人,变成了制造年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