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好像都没有因为友谊这两个字而流泪了,那种复杂的、焦虑、无可奈何的情绪。大多数的朋友都保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说则说,不该问则不过问的距离。没有像学生时代把友谊看的那么重要,曾经一度,竟将亲情排在友情后面。现在觉得可笑,它们两者之间为什么去排个顺序呢?
初中老师曾经说,当你们毕业之后,才会发现,只有初中、高中的同学情谊是不掺任何杂质的。
我想说的就是那个认识快十年的那个同学朋友
我们见面白天不是互怼,就是深夜把话从肚子掏空才入睡的那种状态。包容我的坏脾气,所有的坏情绪都不会留在明天,当我的树洞。如果好久不见面,视频聊天都可以开几个小时。
然而今天,却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隔阂。
有时侯太关心,也是一种错误,你以为的关心,可能是负担。她可能后期不会在重庆主城了,上来也只是待几天,因为工作,见面也就一两次了吧,所以特别珍惜见面的时候。
因为不舍,才会觉得发生的这件小事才显得那么的不该发生。
车站台的说了句,我走了,拜拜。然后头也不回的大步向前走,还没有走不到30米,又后悔不该如此离别的,但知道会倔强不会回头。途中,想了想,真是幼稚,真是幼稚。二十几岁的人了,遇事还是不够冷静理智。于是,放下了那所谓的面子,发给她了句,真心的说声,对不起了。从来没有这样诚恳的对她道歉,回答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带着一丢丢委屈,眼眶竟留不住眼泪。我知道,这件事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只是不想在这特殊时期留下一个小疙瘩。
有人把人际关系做减法,见一面就会少一面,有人会做加法,见一面就会多了一面。只是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罢了。至少以我的思维方式,显然是第一种。
再者,还是要学会变通,学会主动,学会勇敢。
生活就像一面湖水,既想期待起一丝涟漪,又不想打乱着平静的湖面。既想一直平静,又不想过的如此乏味。人阿,就是这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