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蒋老师的日更《写作,四十年的坚持》,蒋老师说:“写作,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至今我已经出版了38本书,有散文、诗歌和长篇小说,妻子不支持我写作,所以你想让对方支持你写作,你就好好努力,好好赚钱。没有比赚钱重要,你赚钱不好,其他也不会好”。
蒋老师的这段话,让我们仰视。他是成功的企业家,又写了30本书,这种高度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读了我陷入了沉思,它让我想起了三位文友同31区作家村。
虎是我交的第一个文友,当年通信时,他在江门一间厂做搬运工,但他太热爱文学,总是频频换厂。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为了文学而到处流浪”,他不用心工作,由于写作总是迟到早退,被老板炒鱿鱼是常事。
叶耳是我少女年代的半个文友,我们2000年曾通了一次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至今还记得他声音那么的动听,说话的语言那么的热情,向我推荐湖南台的《真情》节日。叶耳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写的诗歌很优美,小说,散文都写得很有深度,得到很多编辑的夸赞。
叶耳曾经说过:“我是受王十月的诱骗,来到深圳31区写作。那年他辞了重庆电视台的职务,跑到31区同王十月抱团写作,王十月陪着他到处找房子,他俩每天一起聊文学,一起到公园散步”。
深圳的31区是个城中村,很多打工作家都跑到这个区租房子创作,当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蜗居在这里,最主要的是这里物价同消费很便宜。
31区以培养了王十月为首的很多有成就的作家而闻名全国,被媒体誉为“作家村”。当这些打工作家在31区坚持了几年后,都一个个撤离了,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稿费又总是被拖欠,连吃饭也成问题。事实上是有些人是饿着肚子写文,这帮群体被人称为“饿肚子的作家。”
我在网上看到有个湖南女孩写叶耳,其中有一段对话让人心酸:“妹子,家乡下了雪没有?有下雪,就快春节了你回来没有?今年不准备回家,因为没有路费!妻子不久前生了女儿。”
读了叶耳的话,我难受得流泪,多年没有联系,之前一点也不知道,他在深圳过得这般凄惨,十几年前,他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有才华,内心很纯净,很有抱负的人。
他少年成名,曾参加了全国第四届散文笔会,叶耳坚守在31区多年,一直做自己最喜欢的自由撰稿人,怎么会过得如此贫穷。后来为了生存,他被逼成为最后一个离开31区的人。
李明亮是我最欣赏的打工作家,他对我说了:“2001年一时心血来潮,我辞了深圳石岩的工,赶时髦做了所谓的“自由撰稿人,每天坐在一小黑屋子里,写啊写,圆珠笔芯一天最少写了一支半。”
其实李明亮是受文友的鼓动,觉得打工总是不停加班,这种日子太辛苦了,就投了顺德的好友,专注潜心码字,但他没有经济来源,经常一天吃二个馒头,有时也是饿着咬牙写作。
他辞工时不敢父母商量,知道了肯定不同意,后面父亲晓得后打电话骂他:“立即离开顺德,到深圳找工。”迫于生活的无奈同父亲施的压力,他结束了一个月的自由撰稿人生涯。
李明亮做了详细的统计,在顺德写了一个月,收到的稿费除了房租,水电,吃用费,仅剩30多元。对一个要养家的人来讲,做专职写手是很不理智的啊,因为你不能太向往爱好,而不顾不养家里人。
换位思考,蒋老师的妻子不支持他写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倘若你不是有名的作家,没有人向你约稿,仅靠微薄的稿费来养家,来维持生活,那就只能喝西北风!
写作与赚钱,以那个为主,这个选择曾经困惑了很多立志写作的底层打工作者。我觉得蒋老师思维是正确的,一个人生存养家永久排在第一位,必须好好赚钱,等你赚到了钱富有了,你的家人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再享受写作的快乐,多完美。
收到蒋老师的青春同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