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月3日下午,我们淳化县赴泰州高港交流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师在高港教师发展中心、口岸实验学校的安排下,由口岸实验学校孔菊霞老师陪同,不畏风雨,不畏严寒,连夜奔赴无锡江阴顾山,参加元月4、5日在江阴顾山中学参举行的“七省九地区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统编教材教学研讨会”。

此次教学研讨会主要围绕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新增篇目展开,由授课比赛、议课比赛、说课比赛三个环节构成。
首先,七省九地区教研共同体的八位老师为我们带了风格各异、风采卓然的精彩课堂。

来自深圳的崔丽芳老师、武汉的江红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构思完全不同的《驿路梨花》。崔丽芳老师运用板块教学,以活动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清楚,教学环节清晰,巧妙的活动设计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扎实训练。
武汉江红梅老师的《驿路梨花》,则如同一枝凌寒开放的红梅,引领孩子们漫步梨园,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讲述技巧探究,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在品析诗意语言的过程里学会写作。

来自重庆的江蜀月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节《一棵小桃树》。她的教学如同一股清泉,一缕清风,一节课在让学生“勾一勾”“填一填”“说一说”“比一比”的自主探究活动里轻松展开,老师教的轻松,孩子们学的快乐!
此次活动,有三位老师同上《带上她的眼睛》这篇科幻小说,这三位老师的授课内容、方式截然不同,每一节《带上她的眼睛》都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这震撼,来源于老师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江阴的金伟国老师带领孩子们读题目、说故事;读眼睛,析形象。一节课,仅仅围绕“一双神奇的眼睛”,引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里感受真善美。
温州的王汉乐老师则是任务驱动,下发自读学习单,让孩子通过玩游戏的方式理清故事情节,通过阅读做批注的方式让孩子说说阅读发现,通过资料拓读让孩子探究作品内涵,她的课堂,得体、得心、得法!
安徽广德的向英老师,她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又紧扣文本――让孩子们猜读故事。先出示题目让学生提出读完题目后的疑问;再进行第一次文本阅读,解决孩子们之前提出的疑惑;最后进行第二次文本阅读,要求孩子们找出感到出乎意料的内容,然后引领孩子们探究作品主题。
杭州的厉颖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她的课堂,如同清风徐来,从容淡定,在静等花开的过程里实现了师生共生长的妙境。成都岳国忠老师执教的《卖油翁》一课,围绕文言和语言展开教学活动,丰富、实在、真实,是一节很有语文味的课。
精彩的课堂展示结束,来自七省九地区的另外八位老师分别对八节课堂进行议课比赛。组委会要求议课老师抽签上场,十分钟内完成议课。这样的议课比赛,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各位议课老师从课堂出发,结合课标、教学效果,在肯定授课老师优点长处的同时,更多的是从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思路、教育教学理念的层面提出自己中肯的建议。
议课结束后,授课老师、议课老师,参会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活动。南方地区语文教师浓厚的的教研氛围可见一斑!

说课比赛,同样是由来自七省九地区教研共同体的八位老师参加。他们的说课不仅理论性极强,教学设计也是极具实用,真正做到了把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
中国人总喜欢把最精彩的节目留在最后,并称之为――压轴戏!此次的研讨会,组委会就为我们准备了一场压轴好戏!两天的比赛结束后,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徐杰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在这里,极有必要要对徐杰老师做下介绍。

他在所有的比赛结束后,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玩语言”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作为资深专家,他一针见血的指出,课中活动,就是“玩语言”,就是师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他结合观课所感和自己的授课经验,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对课中活动(玩语言)的几点研究为我们一一道来。他认为,课中活动应当而且必须以文本为载体,课中活动的形式应是丰富多彩,不能只是“提问题,找答案”,并为我们列举了课中活动的很多形式。他说“一个高明的猎人,也不能同时追到两只兔子”,以此来告诫我们课堂不可太贪心,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谈到对文本的的正确解读,他建议广大语文教师读一读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多方位的了解教材。讲座的最后,徐杰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共生,是课中活动的生命和灵魂!是啊,教师应该具有“学生本位”的理念,具有发现生长点的眼睛,且具有把生长点变为生长力的艺术!
两天的教学研讨活动结束了,我们又匆匆离开了美丽的红豆故里――金顾山。一路走来,虽是风雨兼程,但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