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话题不休
近些年,常常有关于彩礼的新闻见诸报端,伴随而来的一般都是天价彩礼,“结不起婚”,“女方家卖女儿”等评价,然后就有各种“不要彩礼”的评价得到很高的点赞。在说起前,我们先聊一下彩礼存在这么多年的原因。
彩礼简史
结婚要彩礼,是我国存在千百年的婚嫁习俗,存在之初,男方家给彩礼,女方家给嫁妆,是婚前双方家庭证明财力,表明“门当户对”的一个仪式,与之相配套的,就有“唱礼”,意思是男方家给了什么彩礼,要在大庭广众下念出来,表示对女方的看重,女方家给的嫁妆,也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表示我家也是有家底的,男方家不要看轻和轻待我家女儿。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是否真的门当户对,除了学识气质为人处世,财力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如果彩礼不够或者嫁妆不妥,都会被街坊四邻议论纷纷,影响家族的声誉甚至前途。而且,古人对彩礼和嫁妆都有法律规范和保护,不同的家庭,给出不同规格的彩礼或嫁妆,不能说你想给多少就给多少,要符合律法要求,要留下字据存单,不然就是犯法。所以,才有“压箱底”和“私房钱”一说,都是在彩礼和嫁妆之外双方的私有财产。
一夫一妻
我国古代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一个夫只能有一个妻,一个妻也只能有一个夫,这个“夫”和“妻”是重要的身份象征,双方都必须尊重,如果夫不尊重妻,妻不敬重夫,上告官府皆是重罪,看《红楼梦》王熙凤大闹贾琏外养尤二姐,一个“停妻再娶”就把整个荣府吓得够呛。
说回我们的话题,彩礼和嫁妆实际上是给“夫妻”的,“夫”和“妻”是平等的,如果夫妻和睦,相携一生,夫和妻的财产就给两人共同的孩子,如果过不下去,可以有“休妻”也可以有“休夫”,所以常常会看到历史上或者古代小说里夫再取妻再嫁的记载,嫡系子女获得大量财产,庶出子女则没什么可以拿的,因为家庭的财产出自“夫妻”,只有夫和妻的子女才能够继承。
现实情况
再拉回我们现在的情况,因为“彩礼”越来越“天价”,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关于“彩礼”也被写进婚姻法,明确“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就是表明禁止索取“彩礼”和“嫁妆”。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男女双方结婚的时候,男方家要给彩礼,女方家是要返还嫁妆的,如果经济不允许,就会将收过来的彩礼购置了嫁妆,再添一些给“新人”,女方家也没有贪墨所谓的“彩礼”,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可能真的有贪图彩礼什么嫁妆也不给的事情存在,但因为媒体刻意夸大“彩礼”,而忽视了女方家同样赠予的“嫁妆”,造成了大家对该习俗的片面批判,也不合理,毕竟女方家也给钱给物了,为什么屎棚子就扣自己头上了呢?!
可能有人就会说,既然要彩礼和嫁妆都是古代的事情了,国家也明令禁止了,那就别整这些虚的了吧,不要彩礼不就皆大欢喜了吗?!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么美好。
很老套的事情了,从我小时候知道有,一直到现在,还一直听到这样的事情,一种是,女方家觉得两人感情好,男方家一说拿不出彩礼,就痛快答应不要了,还陪嫁了不少,只希望男方家对自家闺女好,结果男方家各种轻待,儿子出轨了,婆婆还跟人嚼舌根儿媳妇这种人多的是,大意就是觉得女方“倒贴”,去年才过去不久“儿子和公公给出轨的儿媳妇喂屎”的新闻,证明了,容易得到的,都不会珍惜。
一种是,男方家说拿不出彩礼,女方家也不介意,也没多为难,只是女方家也就不给嫁妆,男方家就各种嫌弃,觉着娶的媳妇“不值”,日常各种作妖,嫌弃亲家寒酸,言行举止奇奇怪怪,嫌弃媳妇家穷,“嫌弃”之意溢于言表,遮都遮不住,实际上男方家家境还不如女方家家境。
我们不探究这些事情的原因,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这就是普通的我们,日常普通的事情,也许有些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白“容易得到的,总不会珍惜”,彩礼也好,嫁妆也罢,女生绝对不要开口说不要,可以拉锯之后在可承受范围内调整,毕竟我们所处的是男权社会,“自降身价”得到的不会是理解和爱重,只会是“轻贱”,因为“犯贱”是本性,难以更改,唯有“制衡”才能给对方的行为加上达摩克里斯之剑,做到“三思后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