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混大版的“奇葩说”,准确来说,我并不是辩手,但是你要说我是观众也不是准确。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是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整个流程,也收到了不一样的收获。
1.我为什么没有成为辩手
其实曾经有一个成为辩手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选择抓住,等我错过后,我也没有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我会依然对那个机会说不。因为,我我知道以我目前的能力,还驾驭不了这个机会。
这次思辩活动举办的时机很恰好,恰好在我刚刚暂时接任五组舵主之后。其实以目前的能力,驾驭这个位置,已经很勉强了,思辩于我实在是高难度动作。当然,不参赛不等于不参与。从辩题出来,到整个辩论结束,我一直都在深度参与其中。我也一直在以一个辩手的身份要求自己,从搜集资料,到整理论点,再到搜索辩论技巧,我不认为我比一个真正的参赛选手少做了多少准备。由于我缺乏的临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深度,所以选择了做一个背后的参与者。
2.我的收获
整个活动下来,我的收获有两点,首先我对我们这次辩论的题目有了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关于在当今时代,机遇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彭皓小伙伴的总结,我认为非常精彩: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选择机遇,或者是选择努力,这是一个价值观判断问题。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让你引以为豪的是你曾经付出的努力。
当然啦,另外一个被称为二哥的学长的总结也非常有趣:当我们在看待机遇的时候,我们是面向未来的。但是这个时候的机遇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我们没法给出肯定判断。只有抓住了这个不知道是机遇还是坑的东西,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时候,再回首看当初的选择,才会意识到我们原来抓住的是机遇。所以说,成功学是成功的人讲出的故事,走相同的路还有很多失败者,他们已被历史淹没。从这个维度再去理解很多人都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当年马云抓住互联网这个机遇取得成功。猛一听起来,这是一个成功学的经典案例。从我们刚才的维度分析就会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我们在举这个事例的时候是唯结果论的。你要相信马云也是人,在他所做的这件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之前,我相信在无数个夜里,他也在忍受着内心的挣扎问自己,我这样做到底对吗?
另外一个收获是,我以一种不一样的角度来切入到这个活动中。在这个活动中,我既不是一个观众,我也不是一个参赛选手。这就让我看到了,从两者角度看,都不一样的活动。作为一个观众来说,他们没有对这个辩题作反复的推演,做深入的思考,所以也就很容易跟着辩手所设计的框架走。作为一个参赛选手来说,他们自己进入到了这么一个情景中,也就很难跳出这个场景来看这件事。而我呢,恰好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的坐在背后,观看这十二位的表演。谁紧张了,谁的逻辑不清晰了,谁在想办法给人挖坑,谁又被别人套住了,可谓说尽收眼底,真是一场思想盛宴。
这也给了我一个新的启发去观看奇葩说,在观看之前,就这个论题我可以做一次自我拆解。然后再带着我的思考看这个节目,一步一步的去验证,一定会很精彩吧。
3.总结
俗话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无论我在岸上如何欣赏,最终走进河里去捕鱼,才是我想要的。今晚的所观,所思,所想,恰恰给了我从观鱼到捕鱼这么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成长方向。我想我一定会以一个参赛选手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不是今天,不是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