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父母了,孩子也就做好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鹤立鸡群,与众不同,然后你又生怕他与众不同,去推他,把那个小孩推成跟大家一样,每个人都把小孩丢进红海。”
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都强,那他的人生轨迹可能确实会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作为家长,你能接受吗?
一位焦虑的家长,对于教育孩子,只要觉得是对孩子好的,都要拿来。
但你知道:到底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该如何培养孩子以适应未来世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做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看问题的时候总是人云亦云?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地看待问题,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忘了我们最终是要去哪儿。
父母要想教育一个孩子,他可能要先厘清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就是说我认为对一个生命而言什么是重要的。只有想清楚这一点,才能想清楚“希望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才能明白“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因为有些问题你不想明白,其实你是很难做选择。如果你真的想明白了你要的是什么,其实选择就没有那么难。
“教育是最没有边界的事,你能有的选择比想象的多得多。”
首先学会观察你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能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然后发现他的特点,而且你能接纳他,然后去滋养他,甚至有的时候滋养也是很简单的,空气,阳光和水就够了,你不要过度地干扰他,他可能就能生长得很好。
如果从我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讲,可能就是给他提供尝试的机会,让我更好地去了解他,他也更好地发现自己。
可能我们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如果做点什么,孩子的命运可能从此就不同。其实你仔细想一想,第一,你做的就不一定是对的,你的高度未必那么高;第二,他最终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是无法左右的,你也只能让他去完成他的人生。
父母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有时候做父母可能要抽离一下,因为你太爱你的孩子了,你对他的期望太高,或者是你希望他拥有所有好的,所以你反而不能特别清楚地看待这件事情。
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压力过大出现心理或身体问题,家长往往等事情发生的时候再去后悔。所以我会反思,每当我跟孩子有冲突,或者我希望你这方面做得再好一点的时候,我都会想,我到底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跟孩子说清楚了,你要走这条路,你就必然要承担什么样的东西,人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只要孩子明白这个是她选的,她要为她选的东西负责任,我觉得那就OK了。每个人其实最终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父母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不要总为孩子做决定,也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负担。
技能背后是人类的恒久品质
学音乐最终是给孩子的生活多了一个美的维度,将来在他特别难过的时候,或者特别痛苦的时候,或者是特别开心的时候,音乐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维度,给他带来更多的安慰和幸福感。
林曦说:“美育到底在人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个主题没有想清楚之前,技术的层面积累越多会带来越大的障碍。如果你深入其中,习惯枯燥,能够沉浸在‘门道’里面的快乐,那未来做人做事的成功率都会高很多。”
因为技能背后代表的是人类的恒久品质。
做父母应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孩子的父母怎么跟孩子沟通,其实形成了孩子最早的一个沟通模式。爸爸对孩子从小要求是比较严的,就是好像孩子永远不够好一样。父母都很爱讲道理,尤其是我爸,挺能说的,所以孩子也特别爱跟人讲道理,有时候其实是无效的。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说白了,父母可以跟孩子更平等一点,那可能亲子关系会好很多。
通过讲故事,用小朋友爱听的方式去把道理讲给孩子们,去处理跟孩子之间的一些矛盾,小朋友的心理弹性会好很多。其实做父母就应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家务课,你要照顾好自己,也学习照顾别人
芬兰教育分七大模块,其中一大模块就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也学习照顾别人。”他们有家务课,包括做饭、洗衣服、缝纫、换灯泡、木工等等,都是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
当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说实话父母会很安心。她能把自己照顾好,而且有余力的时候,还可以去照顾别人——所以也不是做家务这么简单,其实是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我有能力去照顾好我自己”的这么一个信心。
合作,而不是竞争
孩子们共同做一件事情。从小你要学会跟别人沟通,你跟别人可以是一个合作和互相学习的关系,而不都是竞争关系。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团队合作,因为这个世界这么大,要做的事情这么多,你不跟别人合作,你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群体存在的。
做父母是一次再生长的机会
其实我以前是挺焦虑的,中文重要,英文重要,数学也重要,体育也重要,学门艺术重要,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待的时间很重要,跟小朋友玩的时间也很重要,然后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被你排得特别满,她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了,但哪样落下你都内心有点不安,你就觉得,我是不是给她给的不够,给她时间没安排好。
对我来讲,一路提问,一路寻找答案,现在放松了很多,我学着去观察我的孩子,而且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她。
作为父母,说对孩子没有期望,其实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让他去做一个他不擅长的,但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那可能最后换来的是你也痛苦,他也痛苦。
所以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成长的。你让孩子学,你自己也应该学习,所以是一个特别好的再生长机会,不应该把它当做一个负担。
我可以重新看一下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重新思考跟人相处的模式,跟孩子相处的模式,重新去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