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只是“给予”这么简单;爱,需要你看得见他的需要、他的感受。爱,需要你先爱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
读完本书我记住最多的就是,孩子是敏感的,即使我努力隐藏,我的焦虑、我的恐惧,他完全看得见,并且会变成他的焦虑、他的恐惧,所以首先我必须放下自己的负面情绪,真正地对自己好,放松自己。
以下为书摘,有点长,有点乱。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关系”,所有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究其根源,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只有当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处理好其他各种关系。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它提醒我们要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这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而过少或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
我们要保证孩子饿了就有食物吃,但当他们不饿的时候,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吃。
当我们因为一顿饭不吃就慌慌张张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在紧张什么?我们在焦虑什么?我们内心又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说到底,教养孩子就是我们重新面对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成长、自我修炼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心中没有恐惧,能够坦然面对生活时,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养育才能成为富有诗意的旅程。
不指责、不评价、不讲大道理,将处理事件的责任还给孩子,信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孩子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时刻关注,绝不越界。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身边,不离不弃;如果你不需要,我选择放手,并远远地看着。
其实真正的倾听是不带任何猜测和预设的,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哭,但我愿意聆听你、跟随你,如果是什么样我不做假设,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倾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倾听的原则是“四有一无”:孩子有需要,父母有时间,父母有心情,倾听要有度,倾听无预设。
如果孩子有情绪,孩子就有被倾听的需要。
倾听幼小的孩子时,尽量不要使用形容细微感受的词。
我们倾听仅仅是为了听而听,而不是为了控制孩子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正的倾听是无我的,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他是怎么想的。
更不要随意评判孩子,因为再多的对和错、好和坏,都没有眼前的孩子重要,我们要信任孩子自己体验人生的能力。
“面质性我信息”由三个部分组成:行为、感受、影响。对给父母带来困扰的孩子的言行进行非责备性描述;描述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具体、明确的影响;描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的表达是向内的,陈述的是此事对我本人的影响,而不是指责你怎么怎么样。
我们尊重他们的问题就是尊重他们的情感,这表达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不管你问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愿望,也不管我是否顺从你的愿望,我都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我的态度表明,你的问题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我们不怕让孩子等待,但我们也不需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等待的机会。孩子自出生,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需要等待的机会,再完美再精心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马上满足孩子百分之百的需求,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在我们愿意的情况下,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我们用接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父母不要让孩子因自己的需要而产生愧疚(比如说“你要把妈妈累死啊”),也不要让孩子觉得他自己不重要(比如说“我可不想抱你,多累呀”),更不要随意评价孩子的需要(比如说“你怎么这样,你看别的孩子哪个需要抱?怎么就你要抱?你是“磨娘精”吗?”),而是既重视孩子的需要,也重视自己的需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父母自己的需要,这样孩子不仅会体谅到父母的苦衷,也会学会这种非指责、非评价的表达方式。
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并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技能。爱,就要正确表达,而我们的感受,也一样需要正确表达。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需要,就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划分的那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成就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谁没有需要呢?谁又不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呢?
你有表达需要的权利,我有表达拒绝的权利,但没有说一定要牺牲你的需要来满足我的需要,或者是牺牲我的需要来满足你的需要。我们有话好好说,行不行都可以商量。我的态度是想要告诉孩子:“你的需要很重要,我看见了。”抑或告诉他:“你的需要很美好,虽然我不能满足它,但我看见了,我尊重它。”
规则:1、要清楚规则的目的。规则是让生活更有意义,它是为了保护孩子,而不是为了限制孩子。我始终牢牢遵循三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只要是在这“三不”之外的事情,我都不会用任何规则去约束孩子。我相信规则必须建立在尊重双方需要和感受的基础之上,是为了双方利益服务的,而绝对不是仅仅为了方便父母管制孩子,同样,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以尊重的名义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选择。
2、规则本身要合理、恰当且能被孩子所理解。
3、执行规则既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又要坚定。只要在孩子哭泣时,父母是倾听并陪伴的,孩子的心理生理不但不会有任何伤害,反而会得到很大的痊愈。相反,这种哭泣真正考验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父母完全受不了孩子哭,那么需要疗愈的是父母自己,我们要看看孩子哭的时候,到底勾起了么心底的哪些隐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疗愈自己。
4、执行规则要灵活。怕一次违反规则,以后孩子再也不遵守规则了,这种恐惧和担心是属于父母自己的。
5、对孩子来说,规则是大家努力的目标,而不是拿来衡量孩子对错好坏的标准,不能说违反规则的孩子就是坏孩子。
6、可以以艺术化的方式执行规则。
勇于告诉孩子“我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最重要。”
尊重孩子的感觉就是尊重孩子身体的界限,尊重孩子自己的体验,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分清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尊重自己的界限,清晰地表达自己,这将让孩子学会分清界限。
只要双方状态是愉快安详的,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说,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指父母随时待命,陪着孩子玩游戏。
将韵律和节奏引入家务。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在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状态非常放松、喜悦,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示范,仅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和孩子一起做真正的工作,或者父母和孩子互不打扰又相互陪伴地各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成为父母最重要的陪伴方式。
父母和教师一样,他们的任务是引导,不逼迫儿童向前,也不阻止他前进。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
孩子会内化你给他读的书,同时,他也会内化你的恐惧和焦虑。
减少给孩子的选择。孩子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选择,当我们给孩子选择时请慎重地思考,该不该给孩子这个选择?孩子能不能为这个选择负责?这样的选择会不会给孩字带来心理压力?如果让孩子做一个他还不能负责的选择,那是父母不负责任、界限不清的表现。
如果父母真的赶时间,孩子又一直不配合,那就什么话也不要说,轻轻走过去帮助孩子。不需指责,不需催促,只需温柔的陪伴和贴心的帮助。
人害怕的往往不是分离,而是没有准备好说再见。当我们自己准备好了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准备好了。
育儿先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