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十一岁,甚慧,亦皮。我自己也跟着他,相互皮,相互"不肖"。
老师打电话唤我,说论儿子学习之事。我到时,儿子正一脸执拗,立于师前,见我不语。老师也气呼呼。
原来一同学玩手机,被老师没收放在自己办公桌上。同学甚怕,独于厕所哭泣,儿子见了甚是心疼。同学哭诉,手机是偷拿妈妈的,晚上不带回去,免不了挨揍。于是儿子出头,替同学与师索要手机,遭拒。儿子偷入老师办公室,将手机偷拿出来,交给同学。事情当然没藏住,于是老师将他留下,叫家长。他辩解称,这是"信陵君窃符救赵",自己无错。
老师气得够呛,当面质问我:"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你讲给他的故事?"我忙认错,故事是我讲的,但我没教他窃机救同学。
父子俩恭立受训。
我倒不在意这件事,只是想知道儿子是如何想。路上便问他,这事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何关系?
他答,同学已知错欲改。且手机不带回去,他必挨揍,挨揍事小,妈妈必生气,妈妈生气,则家庭不宁,爷爷奶奶要护他,必跟妈妈起争执,如此则多人不快。我这样做,让一人改错,多人安宁。故事是你讲的,你不会怪我,咱家没事。老师生气,是一人之气。我得罪一人而成全多人,不正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义么?
我无言可对。细思之,他的小心思,确有道理。但也不能不告诫,于是趁机说:"信陵君窃符救赵,重点不在’窃’,而在于’救’,窃是不得不为,救才是义。
末了我问他,你同学姓什么。
他说:姓赵!
父子两人哈哈对笑。
我书甚多,儿子也时常乱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时缠着我解,我只言其事,不做任何评判。从来对他是"不教"状态。任其折腾。
对于历史故事,我向来对他是只叙其事,不做任何解释。若作解释,也是框架性的,比如封建如何为封建,霸主怎么算霸主,皇帝如何是皇帝等;或者只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一下,不给死答案,不回答死问题。对他的奇思怪想,也从不见怪。如果他愿意,我可以盯着他记诵一些段落。便像谢逊教张无忌武功一样,不做解释。期待他将来随着年龄、经历、见识的增长,自己去不断理解。
大人的世界和思维,跟孩子完全两样。如果说这世界存在不同的世界,我觉得只有两种,一种是孩子的世界,一种是大人的世界。对于某一件事的理解,极有可能完全不同。而如果大人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孩子,先不论大人的理解是否正确,首先这就是完全淹没孩子的理解。
孩子现在无理解,不等于将来他不去理解或者不理解。
所以儿子干得这种自以为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我是不生气的。只是恰当的时候,点一下"救"比"窃"重要。窃,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可一用而不可再用,可用而不可发扬。救,则是人心之善,顺物之理,人性的基本,需要时时提倡。
我觉得陪孩子读书,首先得把自身心里的"污点"去掉。大人固有的思维里,存在太多对于孩子来说,算是污点的东西。孩子接受快,我们现在记东西,总觉得记不住,但我们小学时背的一些课文,现在也能想起来,就是例子。
我跟儿子讲《水浒传》的故事,讲到李逵劫法场救宋江,一般来说,李逵法场砍观众这事,教育家多不提倡,很多人认为这是血腥宣扬,会教坏孩子。但我依然讲了出来,儿子一脸天真,说了一句:"观众真可怜。"
他第一个念头是善,是同情。而不是杀。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恐怖。我就开导他,跟他举例子,我说,假设你跟洋洋(我小侄女)在院子里玩,洋洋跌倒了,在哭,你要去扶妹妹,却被别的小孩围住看热闹,你近不了妹妹的身边,你怎么办?
他侧着头想了想,说:当然是把他们赶走去扶妹妹。
我说:对啦。李逵救宋江,也是这个状态。但李逵的选择,我们可以不学。赶跑观众,我们可以聪明一点。想别的办法,不能砍杀。
他说:那是哦,我就扔玩具,他们去抢玩具,我就能救到妹妹啦!
你看,孩子只要稍微给点激发,远比我们聪明。
儿子在楼下跟其他小孩子打架,我从来都是趴在窗口观看,不干预。他被人家摔倒在地,我丈母娘心疼地只喊,我却笑嘻嘻的看他的反应。他不哭,站起来拍拍屁股,用眼睛瞪着推他的小孩子。但他不会有过激的行为,我三番五次开导告诫,小孩子打闹很正常,但必须克制,不能找东西打人,打别人,踢屁股可以,不能打脸。因为你拿东西打人,人家也会拿东西打你,你打人家脸,人家就打你鼻子。打闹的性质就变了。他一直遵守这个规则。
我跟他讲历史也这样。最多帮他分析事情性质的分别,其他一概不论。
《论语》中有写屋子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书上解释说,孔子关心人,只问伤人了么,没有问马受伤了没。儿子问我为什么不问马?马不可怜吗?
这类问题就涉及得复杂一点,得跟他解释。
我就说,孔子是个慈祥的老爷爷,不是不问马,只是觉得人比较重要一点,先问人,后问马。次序不同而已。就像你回家先问奶奶好,再问爸爸好,不是不问爸爸,是后边问了。
我跟他讲秦桧的故事。
他很迷惑。问我"莫须有"是什么?我说咱俩演一遍。你演秦桧,我演韩世忠。他不愿意,说秦桧不好,韩世忠好一点,他当韩世忠。我说行。
两个人打扮起来,我畏畏缩缩,他用纸条粘上胡子。然后大喝一声:"秦桧,岳飞哪里有罪?"
我嬉皮笑脸的说:"别心急,会有的,咱们走着瞧。"
他说,为什么你不说莫须有?
我说这可能就是莫须有。也许就这个意思,你以后如果觉得还有其他的意思,你就认为是你的意思。以后你看见两个人质问或者吵架,多观察一下,看他们怎么说,你可以想象韩世忠和秦桧怎么说。
他说,"哦,那我以后留心一下。"
我从未把他限死过。只给激发,只把这故事拿来当做玩耍,让他记住故事,理解留待他日。
所以,他自己理解"信陵君窃符救赵",竟然多了很多自己的揣摩。
当然啦,我还告诉他,考试就别这样填。他问为什么。我说这就叫"一国两制",我们国家呢,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我们你读故事和考试,也一国两制。你想不想考试成绩好呀,他说想。
我说,那你就这样。老师讲的呢,你考试用。但你自己读故事啊,你就天马行空,自己想。
他说这个好玩。
所以,他成绩也不差。
但是他小脑袋里一大堆问题,有时候问得我也晕头转向。小孩子常能发现大人不太注意的问题。
我们读袁崇焕的故事,念到袁崇焕的诗,题目是《偕诸将游某地》。他问啥是"偕"?我说就是一起、共同。
他又问:"袁崇焕不是大将嘛?大将军应该是率领人,多威风。你给我说曹操率领众将在山坡上看赵云打仗。曹操能率领,为什么袁崇焕不?"
这问题就很令人头疼。但也不是没解。我们就又一起去读袁崇焕的生平。他说:"原来大将军不是天生的!"
我说:"是啊。所以他本来是个文人,文人带军,叫儒将。儒将比较随和,就像咱们一家去旅游,我们就是偕同出行。爸爸带领你们,那咱们就不平等啦。一家人是平等的。"
他明白了,但我赶紧转换话题,生怕他又问为什么用文人当将军。那就越来越复杂,设计政治、军事纠葛的,我一般不太给他多讲,因为讲多了容易让他轻易区分好人坏人,而轻易将人分为好人坏人。
我读的书很杂,什么都有。有些他翻开,一脸懵。我暗自偷笑,也不引导。因为著书的人,各有思想见解以及角度,同一件事,常常有不同的说法。他就很迷糊。
我告诉他,要学会"事大交邻"。事大交邻他不懂,问我。我说:三国演义我们讲过了吧,诸葛亮的政治策略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事大交邻也是政治策略,就是侍奉大的主流国家,和小的邻国结交,和平共处。你只抓你能懂的,你只记住你喜欢的那些善良啊、仁义啊之类的,其他的可以涉猎别,但看过便算,不用纠结,日后等自己能分辨的时候再分辨。
他便也有模有样的囫囵吞枣。
他想写历史故事。当然写不出什么高深的来。只是随意涂画故事。自己很是为难。我就说,你"坚壁清野"。坚壁清野,就是坚固城墙,只守不攻,而且把城墙以外的地方全部清洗了,不留下百姓和粮食,甚至一把火烧掉一切,我们在里面有吃的有喝的,敌人在外面就很难过日子了。
他似乎有点懂。又不懂。
我又说:你想到了啥就写啥。你喜欢诸葛亮的智慧,你就不要管其他的,一个小故事,就写他怎么智慧就可以了。下一个故事,写赵云帅,只写他各种帅。其他的不用管。
他恍然大悟。倒也写了几篇小故事,蛮有点意思。
有时候,他的意见很出奇。我们读诸葛亮的故事,写了《前出师表》,但是最后刘禅丢了江山。他问我,刘禅为啥不听话,诸葛亮说的很好哇。
我问他为什么妈妈每次让你自己回来把书包放这里玩具放那里,为什么你每次都不听?她说:"妈妈大惊小怪,有点烦啦。"我说对啊,刘禅也是小孩子。诸葛亮跟他说话,就跟妈妈对你说话,老妈子口气,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样做,"两宜,三不宜"要求刘禅,刘禅跟你一样,嘴上答应,心里反感,不听嘛,听了也不照做。
妈妈常说爸爸读书比你强,你服吗?
他摇头,说:"从来不服,因为我肯定会比你厉害。"
我说那就对了,诸葛亮老是说先帝怎么怎么,刘禅就跟你一样,不服。刘禅害怕诸葛亮,不跟他玩,跟小太监玩,因为小太监听话。
他哈哈大笑,说,我就跟你玩,你是小太监还是诸葛亮啊。
我作势去揍他,他站起来就跑,嘴里还说:"我告诉妈妈,你背地里说她是老妈子。"
正闹着,老婆大人推开门,一脸"虎"气。说怎么这么乱?这书本玩具乱扔。儿子吐吐舌头,赶紧出去收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