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看过一本书《算法之美》,讲的是人生处处充满算法,利用算法可以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选择,比如搜索,比如缓存。。。咱搞计算机的,还是很熟悉算法的,理解起来更加自如。老习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自己也能理解更深。
第一章讲的是最优停止算法,是关于选择的,我认为是最有用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员工,选择什么样的配偶。。。
给大家讲一个苏格拉底麦田选择的故事: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很多时候我们也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一样,总认为更好的选择在后面,错过很多其实不错的机会。当今剩男剩女现象一定程度也与此有关:很多人条件不错,却总以为更好的后面,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也不欣赏,等到年华逝去,发现自己可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少,于是懊悔错过当初适合且对自己好的那个,但别人已经成家,往事以不可追。
另一个反面就是仓促的选择,没有去尝试更多,碰到第一个就迫不及待的选择了,而碰到的并不是那么出色,后面再有更好的却发现重新选择的成本很高,只能先将就。
那么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选择呢?
数学算法早就给了我们答案,37%。什么是37%。以秘书问题(经典选择问题)为例,如果要在3个月内找到合适的秘书。那么该如何做呢。算法告诉我们应该在37%的时间段,也就是1个月时做出选择。前面先尽可能的面试,并收集信息,感受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秘书,然后在37%时选择下一个相对优秀的候选人。也就是不要过早选择,先接触并建立标准和认知;也不要过晚选择,发现错过了优秀的候选人,而发现后面的人还不如前面的。
这个37%是数学算法得来,但经过了简化(就好像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不加入其他因素。实际生活中有几个对值有影响的关键要素。
1.完全信息。我们假设你并不清楚自己的选择标准,对候选人信息也不完全,要通过接触才能不断校正。但如果你其实很清楚自己要找什么样的,也可以对候选人进行事先测试,那么可以不用非等到37%,而是发现超出自己标准时就勇敢做出选择。但切记这选择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基础上,否则就容易出现过早选择的问题。
2.样本质量。我们招人,也会进行事先的筛选,如果候选人相对质量较高,选择的风险也会小一些,但太高也有问题,就是双向选择的问题,你看上的别人不一定来。37%是关于最优选择的算法,但如果非要在垃圾堆里找明珠,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要通过更优质的渠道去挑选,才能有选择更好的条件。
3.能否复活。我们前面假设是错过就错过了。如果有复活的可能,比如你看了后面几个觉得不满意,觉得前面一个其实挺好的,然后电话过去,还愿意来,那就是能复活。恋爱中也会有这样的例子,兜兜转转,发现曾经的很合适,只是当时不懂,然后复合。如果有复活的可能,那么选择的区间可以放大,超过37%,但不要超过50%,因为时间也是有成本的,你不能等到期限的最后一刻再做决定。
最后我总结下最优停止算法对恋爱的启示:
1. 不要过早做出选择,除非你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也能完全了解对方
2. 也不要一直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记住37%这个值,不要等到最后再选择发现已经错过最好的那个。比如你25岁开始谈,希望30岁前结婚,就不是等到30岁,而是27岁前尽可能多接触,然后做出选择。
3. 要有足够的靠谱的选择样本,如果老是窝在家里,不出去接触,那也没得选,然后不要垃圾堆里找明珠,勇敢走出去圈子,世界上有更多值得你去爱的人
哈哈,我这个理科男,是不是理性的有点可怕啊。但这就是世界的规律,我们通过学习去理解更多规律,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不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