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关TED: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毋庸置疑,我们所身处的大环境更欢迎外向者:精力充沛的四处走动,友好关切的和每个人打着招呼,大声向周围宣告自己的观点,并为着目标不停的推进着。
而对内向者的印象,更多留在聚会中那个躲在角落独自喝酒的freak.
天哪,我的老伙计,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为什么不出来转转。
欧我是说,可以让大家认识认识你,还有什么会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呢?
--- 2分钟后回到角落 ---
该死,我的宝贝儿,你下次再这样让我们冷场的话,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的屁股,我发誓,我真的会这样做!
事实上,我们抛开取样偏见,还是能发现很多内向人格者,在各个领域做得不错,甚至非常擅长于——大多数人觉得唯有外向者能做好的公开演讲——这类被全场聚焦的活动。但究竟为何,这类人并不擅长于一定人群数量的集会,而在特定的情况(书中描绘为情景主义)下会表现出与平时大相径庭的人格特征?
苏珊·凯恩的这本书拨明了我曾有的不少思绪,也从因果导向(而非仅仅是实验导向)上,分析了不少内向性格为该类人群所孕育的双刃人格特质。原本在10月初便读完此书,忙于一些事儿导致一直未完成总结。近期感觉独处的需求又强烈了,结合一些剖析自己性格的结论,找来键盘再码起来。
内外向者社会倾向的转变,以及二者的区分
“静如瘫痪,动如癫痫” 这种类似分裂的人格在许多内向者中真实存在。书中的情景主义,也就是在特定情况下,内向者会视周围环境与人的性质,选择性的展现自己的不同面。不同于外向者,自来熟是许多内向者无法习得的一项“技能”,也是从表象层面区分两种人格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的思绪回到男耕女织的早期社会,人们一生的社交半径并不大,憋足了一辈子可能还没出山。鸡犬相闻的社会圈子,深层次的品性人格大家知根知底,这时我们更崇尚内敛低调,闷声发大财。然而工业进程的车轮迅速碾过,读个幼儿园小学外加各种培训班,一个人的圈子可能就已经超过了古人一生所交。自然而然,分摊在每个社交圈内节点的时间也随之减少,我们打交道时,也更在乎直接的东西,对方能为自己带来一些什么利益——情绪上的,物质上的。
邓巴数(Dunbar's number),也称150定律,是指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通常人们认为是150。这里的人际关系是指某个人知道其他人是谁并且了解那些人之间的关系。支持者认为超过这个人数上限的团队,需要更加严格的规则,法律以及强制性规范来维持稳定性和凝聚力。邓巴数并没有精确的数值,它处于100到230之间,而通常人们使用150。
邓巴数首先被英国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是新皮质的大小决定的,并因此成为了一个团队规模的限制。新皮质处理能力决定了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此外,这个数量包括熟悉的老同学和老同事,也就是说实际的亲密的朋友数量会更少,直至接近个位数。
到了这时,活跃健谈,幽默并能主导话题的性格,更能在商业社会中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人带来更好的印象,并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效益。喝酒吃肉马杀鸡,这些互相透底的无字规,因为更袒露自己,更能迅速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有所价值,局子上酒兴盛起,人们更不会喜欢数米粒的内向者,而是和举着杯子到处招呼的外向者一起侃个大山。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昨日还想着客观的为客户分析竞品与我司产品之间的优劣好坏,在今日的觥筹交错间,前辈已完美达成了双方公司和双方个人之间四方利益的奇妙平衡。三年前一场与客户的酒局,并不是我第一次对曾经的销售工作的思考——这并非客观的不好,只是主观的不适。
进一步的,来讲讲内外向者最内核而本质的区别——恢复壁龛
内向者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则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他们之于身边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到事件当中。内向者会在他们独处的时候为自己充电,而外向者则会在社交活动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时候为自己充电。
当一个人精疲力竭时,希望通过派对为自己充电的外向者很难去理解内向者在社交场合中“感觉心里被掏空”的不安。内向者通过封闭自己来为精神充电的方式,并不等同于隐士或厌世。下次在感觉一位内向者有些高冷装逼的时候,不妨理解为他只是瞌睡的不行,因此以戴上耳机的方式向周遭表态:这段时间我不想聊天,没别的意思。
那么内向者为何会倾向于以独处的方式为自己重新积蓄能量?这则要从内向者的敏感特质说起。
内向者的性格双刃剑:敏感
内向者在社交活动中,非常容易受自己的多重思想所约束,导致在克己和自由表达之间难以拿捏平衡。在面对熟悉的挚友时,互相知根知底无需多虑,但面对并未熟悉的人时,会产生多一些的社交压力(或者更准确而言,焦虑)。这里则引用一位知乎的心理咨询师 动机在杭州 对内向者在交流时内心活动的描述: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和另一个敏感内向的人,比如阿春老师,在房间里谈话。这个房间里总共有几个人?起码有六个人。
我、阿春老师、我眼中的阿春老师、阿春老师眼中的我、我设想的阿春老师眼中的我、阿春老师设想的我眼中的她......这个循环其实没有穷尽。所以当一个人在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时,当然会变得非常累。
内向者很容易因自己的敏感而感到信息量过载,这也间接说明了内向者为何更愿意开展小范围的深入交流,而不是三五十人的大聚会。有一次在工作中组织自闭症相关的内容时,我非常理解患者也是因为过于敏感从而需要主动隔离自己以防止信息过载的感受。
对于内向者,上述描述的六个人,只是在这一次简短交流中的一个片段,更有一些惯于内省的内向者,会在每一次行为前和过程中都坚持着自我评价和矫正,“我理应...”,“我本该...”。这也导致不少内向者,不能很好的“享受当下”。
这些描述,呼应了我先前对《网球的内心游戏》中通过体育运动提炼出的一个观点:要想让行为自然流畅,很关键的一点是,建立在一次完整反馈逻辑中,刺激源和行为层的直接联系(比如运动的球-身体,而不经过文字信息的思考,听到英语-说出英语,而不经过汉语的中间转译)。
这类内向者在与不那么熟悉的人进行交流时,表达层面的信息会比较有限,甚至显得木讷。但可能每一句表达,都是他/她在脑海中的几十上百句话中提炼出的,其本人认为最合适的那句。
可以说,敏感赋予了内向者双重的特质,羞怯、退避、缓慢,但同时也有自省、独立、专注。这些特质让内向性格者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错失很多机遇,但不可否认,这些向内生长的个人成长机制,也渐渐通过一些新行业与新概念,重新回到更多人的视野中。近些年,“热情”“领导力”“演讲力”等偏西方化的评价方式,逐渐纳入了来自东方一些“闷声发大财”的优良品质,禅宗、阴阳、侘寂美学等内敛宁静的元素也不断在设计、建筑等领域发挥它独有的一份价值。
由内向者生产力所引发对传统认识的质疑
在很多任务中,尤其是在时间或社会压力下,或者是包含多重任务的事件中,外向者的表现会更好一些。外向者在处理信息过量的情况时优于内向者
如果让他们随意而为,内向者往往会坐下来思考事情、想象事情,回忆过去的种种,甚至为未来做规划,而外向者则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身边的事情上,可以说外向者在关注‘是什么’,而内向者则在问‘将会怎样’。
步调缓慢但具备目的性,倾向思考推演,而非“小步试错”导致可能过早放大未经验证的模式,向后兼容来最大可能的减少机会成本,而非走一步是一步缺乏协调衔接。与其事后返工,导致更长的工期和更多的资源消耗,不如事前想好+事情进行中的充分观察与仔细修正,这是我一直信奉的做事原则,也深受其益。
当然,在面对新时代的节奏时,这部分的描述未免有些自吹自擂,挑着褒义的词来自我粉饰。许多事无法从一开始就预先想好,在早日开始圈地和想通最终目的后再步步反推之间,我至今仍未确立很明确的选取原则,更多仍是通过迭代成本来作选择的标尺。
艺术家工作的时候,最好能够保持独处,这样他们可以控制一项发明的设计,而不被其他人要把这个东西设计成市场需要或者其他委员会需要的想法所干扰。如果你是那种稀有的工程师,既是一名发明家又是一名艺术家,那我就要给你一点可能很难做到的建议了,这个建议就是:独立工作。如果一个人工作,那你最可能设计开发出革命性的产品和功能。不是在一个委员会里,也不是在一个小组中。
关于车库的传说已经够多,不必再用硅谷举例。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个中原因。在设计一项产品的原型时,个人(或者说人数有限的小团体,毕竟最广为人知的苹果还有沃兹尼亚克)更能把握产品本身的走向和核心模式,当引入过多部门以及其背后的利益群体时,不同立场的人们则会紧盯不同的目标而包装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发展走向。
设定产品最初想要满足的需求(或者实现的功能),所引导他迭代的方向是1,在这一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A。而另一利益群体想要其最终迭代的方向是2,并在这一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B。这是完全可能——甚而说,在背后站有多个利益群体的一项产品原型前,绝大多数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些不同的最终走向,不会在产品原型的评审会议上指出(因为背后所代表的利益方向很少能重合,真正多方会议上也很少会深入到这一层面),最终很可能会因为——为了实现这一点功能,满足那一点需求,顺带还要完成业务部门的指标——而未能将最关键的产品发展方向上精准定位,最终无论如何试错和迭代,事后都难以回到最初根源的错误并矫正。
快速有快速的好处,但缺乏节奏的快速往往导致灾难,这点在互联网行业的印证尤为明显。太多一开始追求速度圈地的产品原型,用一开始就未想透彻的思路和需求继续迭代,也缺乏过程中通过思考得出需要定下的方向,最终暴露问题时,已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并非每一个走得早,迭代的快的产品,最终都活了下来。
而当这些需求和伪需求在同一人脑中推演时:
- 不会因为沟通上的问题导致信息的损失,并进而导致“我以为你理解了,实则你没有,但你也闷声不说”的问题;
- 所有方向在被评估的时候会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同一人),这样做出的取舍,不一定是最贴近客观真实的需求(而且还可能因为这个人一根筋而做出错误而执念的决定),但必定最贴近产品最初想法的持有者和实现者,起码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
我们常说机会来了就要努力把握,但当机会太多(或者严格意义上说,太多伪机会和真机会混淆的大背景下),更重要的是有所取舍,从而将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收敛收敛再收敛。在观察他人的成功历史时,很容易受幸存者偏见,看到那些“遇到机遇就要抓住并搭上风口”的案例,但冷静想想,这之下并不乏更多初期太过分散什么都要搞一腿最后死在半路的真实故事,只不过——他们并未受到曝光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不会通过观察到例子来意识到这点。遇到了我们则以为是黑天鹅,其实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因果来想到。
“一张手纸只有10%的面积是用来擦屎的,剩下90%的面积是为了防止手沾到屎。”
在简单行为中被打断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人的大脑是不可能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的。看起来是多任务的工作,实质上也是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转换,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效率,也会使失误率高达50%。
关于专注的魔力不必多言,这里我更多想由书中的话发散,聊聊自己对“多线程工作”的看法。
个人看来,“多线程工作”是个伪概念,真正意义上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存在的。诸如开车、打球这些看去似乎通过肌肉记忆和训练就可以让身体自动完成的事情,仍然要占用大脑一定的处理机能,并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车内,比如场上。人体的大脑在处理事件的时候,其核心机理与电脑非常类似——从记忆区(硬盘)提取数据,写入神经元网络(运存)开始处理,将处理得出的结论(电讯号)传递给对应反应器官(输出设备),进而完成相关指令。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处理一项问题时,要消耗处理资源的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还有很多背景信息(也就是开车、打球两个例子中的“场景”)。
假定在我们处理A事件时,首先需要的是将A事件的部分背景信息输入处理单元。假定这占据了15%的处理资源(大脑可调用于处理的神经元网络数量,或电脑的运存),同理在处理B时需要15%,处理C时需要15%,这时处理三件事的时候只剩下55%的机能,还要继续分配给处理三件事本身,那么每件事所被处理的速度自然降低了。而相比之下,处理单一的事件,则可以空出85%的资源用于解决问题。看似一起解决了三个问题很爽,但是在大脑来回切换,或者努力存储多项事项的背景信息时,大量可用于运算的处理机能仅仅用来执行硬盘可以做的记忆功能,没有最大功效的用在它的强项——处理。
新时代里,我们每天面对爆炸的信息量,提升自己的关键不在于存储了多少信息,而在于有多少优质而高效的处理机制来处理这些信息。大学时代最常见的焦虑之一,便是塞满手机的VOA,然而不用恰当的方式真正使用它们,永远不会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孤独究竟有什么魔力?在许多领域中,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投入到所谓的“刻意练习”中,这正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当你刻意去练习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知识或者任务是超出你能力所及的,因此,你要努力去提升你的表现,监督你的进程,并且随时作出修正。练习部分如果未能按照以上的标准进行,那么不仅效用不大,甚至适得其反。它们会加强现有的认知机制,而不会对此作出改善。
(这里的“刻意”和《网球的内心游戏》的“刻意”并非针对相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练习”这一活动本身,后者的“刻意”则是阐述在网球训练运动中,有意识的用内心对话来纠正动作)
刻意的魔力非常有趣,当刻意投入练习时,才有可能投入一个人全部的感官,而不会将这些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官能力分散到——朋友的评论,教练的指导,心上人是否在场,以及周围任何关爱智障的眼神。
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件事时,尽可能多的伸出自己的触角来感知事物本身,会觉察到平时易被忽略的、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获取更多提升。当我们尚未意识到“这里”的存在时,是不会意识到“这里可以优化”的。当在孤独中完成这些练习时,我们能空出更多的触觉投入练习本身,而非任何由于社交而产生的处理需求。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群体,
事实上,多年的实践证明,即使头脑风暴并没有奏效,也已然在我们之间流行着。头脑风暴会议的参与者往往认为他们集体的成果要远远优于实际的情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形式会持续发热——小组头脑风暴着实会给人带来一种附属感。而另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则是社会凝聚力,人们对社会凝聚力的理解和创造力是相对的。
心理学家通常会为小组头脑风暴的失败提供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在一个小组中,有的人会对所有工作袖手旁观,把所有的工作都丢给队友。第二种解释为生产式阻碍(production blocking): 小组中只有一位成员在滔滔不绝或者能迅速产生一种想法,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则处于被动听取的位置。第三种解释则为评价焦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 所指的是对在同伴面前出丑的恐惧。
在强调群体、合作的能力时,必然要有设定的前提。儿时我们应该都没少学习过,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巴掌拍不响,而随着年龄渐长,会越来越多听到刻奇、媚俗、黑羊等各式各样的新概念。有群体便有社交,而有社交时必然伴随着评价、责权划分、沟通和各式各样的情绪,这些也是影响着每个个体全情投入事件本身的种种因子。
结尾碎语
当然,外向并非就象征着鲁莽和粗粝,针对外向者人格,同样也可以有学者写出一本《热烈:外向性格者的竞争力》,只是传统上外向性格的长处已非常明显,写出来不一定会有很好销路而已。外向自然有外向的优势,正如写了再多内向性格者的竞争力,惨被黑的时候仍然一针见血暴击三万点,请见链接内容下面排名第一的评论。
携着这本书和相应的一些思考,我因有人会为内向者做一些深层次分析感到欣喜,也希望周边还未看到我动如癫痫状态的朋友们,能在看到我(以及类似偏安静的人)在闭目养神或双手捂嘴的时候,不要错认为在高冷装逼,更不必在陌生人多的酒局饭桌上说“多出来聊聊,活泼些”的话。
因为时机成熟时,他/她自然会以诡谲的姿态一再改写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