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假如在提到阿富汗战争之时,人们能够想起《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我想这是卡勒德·胡赛尼最大的欣慰。读毕此俩书,震撼之外更有深思,禁不住再去多读几遍。
直到如今我还能回忆起多年前,在台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追风筝的人》,那个场景好比那个故事,从黑暗再到光亮。记起哈桑一遍遍地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时隔五年,翻开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记忆被扯回恍若隔世的风筝时代。相同的是,两本书描绘的皆是巨大的悲伤;不同的是,《灿烂千阳》比《追风筝的人》在叙事能力上更甚一筹。
讲好故事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人少爷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桑之间情同手足的故事,但在一场风筝比赛以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阿米尔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着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踏上了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却意外发现一个惊天谎言。阿米尔该如何抉择?风筝的线断了还能接回去吗?友谊过亲情是否得到救赎?
《灿烂千阳》描写了两位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的一辈子,在阿富汗战争贯穿的几十年中,她们命运的多舛,生活的艰辛。两个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婚姻做主,尤其是莱拉,在一个谎言当中嫁给了拉希德。在受尽折磨和凌辱之后,两位女性坚强地活下去,她们是阿富汗女性的缩影。
正是因为有了好故事,才使得我们能够一口气读完它而不觉乏累,只有酣畅淋漓之快感,任何优秀的作品都要有吸引人的能力。我想这是胡赛尼成功的地方。
人文关怀
“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的眼睛之光。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妇女)。”这是胡赛尼两本书扉页上都有的话。我们并不知道哈里斯和法拉是谁,也无从所得,我们只需要记住这是他的慈爱与关怀。《追风筝的人》表达了对孩子的无限关怀,《灿烂千阳》则表现了对妇女的关心和尊重。在阿富汗持续动荡的三十年间,书中描写的人物在不同的角落生活着,可能无法逃离。
故事是在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展开,字里行间无不展现着胡赛尼对祖国的热爱。他要通过这热爱,将最细腻的感情展示给其他人看。“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一切不言而明。
叙事能力
前面说过《灿烂千阳》比《追风筝的人》更胜一筹,因为它突出地表现出胡赛尼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敏锐感受力。在这个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中,绝望与微弱的希望同时呈现(亚马逊网站)。与《追风筝的人》不同,《灿烂千阳》的救赎来自两位女性自己。在无法决定人生之后,表面屈服,内心顽强抵抗。她们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虽曾水火不容,又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又与《追风筝的人》相同,故事最后的谎言被揭开,她们的命运各自不同,可这恰恰是救赎的一部分。因果关系,始终逃不过,我认为这是人性的光辉,爱和力量。情节精心设计,描写细致入微,情感生动曲折。
寓意深远
最后,阿米尔完成了对自己良心的救赎,将逝去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回了自己的家,救回了索拉博对他的信任。几十年前,因为一场风筝比赛,两个好朋友再无相见,却彼此不相忘。几十年后,得知惊天谎言之后,阿米尔终于带着索拉博回来。最后的场景是,索拉博和阿米尔一起放着风筝,终于重新笑了起来。
受拉希德压制三十年的玛丽雅姆勇敢起来,她杀死了他,为了莱拉。莱拉的恋人带走了她和她的两个孩子。莱拉从未忘记过玛丽雅姆,她去了她的老家,感受了她一生的轨迹。在被生活压迫时,没有放弃过挣扎,迎来了太阳。她们的三十年也是阿富汗三十年历史的揪心记录,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故事戛然而止在莱拉决定她为出生的女儿叫什么,没有说出这个名字,读者已然知晓。
所幸,所有经受的苦难都变成人生路上的阳光,照亮他们前进的步伐。
两本书都以时间为线,故事都在本世纪的开头结束。《灿烂千阳》还有平行时空的运用,虽然两位女性是邻居,但前十五年的生活并没有交集。只是在成为同一个人的妻子之后才衍生出了后来的无限交集与相依。国家的动荡不安必然带给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在这个时代里,人性仿佛变得更加丑陋和罪恶,故事的题材却因此丰富和生动。但我想这绝非作者所愿。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笔尖告诉世人,哪怕生活一片黑暗,依然会有风筝高高放飞在天空之中,依然会有太阳照耀这大地。
这是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世界各大报刊杂志或网站都对《灿烂千阳》这本书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对卡勒德·胡赛尼本人更是。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你要记住这句话,玛丽雅姆。”虽然时隔五年,依然泯灭不了我对《追风筝的人》的记忆,也是在翻阅《灿烂千阳》之后,被胡赛尼的文笔再一次打动。因此,我愿意将我的体会诉之与你,希望各位也能够去了解这个国家的三十年。也许你读来感觉深重,等到你完成,只有不尽的思考与启迪,优秀的作品就是有这种能力。
文笔动人,感情深重。卡勒德·胡赛尼交的两份答卷足够让我们满意。但愿阿富汗从此无战乱,愿你我都能共享这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