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五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并记录了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如果您愿意驻足,我想您会有所收获的!
(作者是三本大学的大三学生,金融工程专业,偶尔间在公众号看到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章,虽然之前也有看到,但突然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安感,这才开始了精神洗礼。)
人工智能在经历两次热潮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但同样而来的,是机器人威胁论的重出江湖,人类的发展似乎都是在这种悖论中发展起来的,互联网还未全面爆发前,不同样有无数所谓的专家鼓捣互联网威胁论?
曾备受尊崇的专家系统都被无情地抛弃了,语言学家在语音语言的路上被抛下,谁又能说像我们这样的金融民工在未来不会被人工智能抛下呢?在书中的观点里,金融行业是目前AI最被看好的落地领域,也就是说,以后金融民工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压缩。如果知识储备无法得到定期的更新换代,新的时代也就逐渐离你而去了……
AlphaGo的横空出世,李世石的黯然离场,深度学习在计算机领域的进步,绝对不是1+1=2的结局,也绝非1+1>2,而是几何式乃至超几何式的增长。我与李开复一样,都有一个疑问:人们预测计算机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计算机堪称恐怖的深度学习能力下或许两年乃至更短就可以完成,那么,人类为此做好准备了吗?那么,未来是否有一天,计算机发展到人类无法探知的领域,乃至产生自我思维?三大定律是否有效?深度学习终将改变一切!
今早的一条新闻,霍金预言地球将在2600年变成火球,希望人们资助他的实验?!对此我表示呵呵,2600年,差距583年,这是我大概是曾曾曾曾孙的时代吧,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哪怕是霍金大神超越普通人n年的眼光,也绝对无法想象2600年的地球是一番什么景色,或许如《时间移民》中那番回炉重造,或许又如《吞食者》那般成为他人的饲料,或许是《微纪元》中的以小博大,也许还会是《天使时代》的疯狂,但一切似乎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最终也只是宇宙中的尘埃罢了,我们也就只能与众多网友一样,调侃霍金与那个时代,同时好好珍惜当下;也与霍金无关,或许他的科研成果能够影响到那个时代,他也是凡人,需要资金去支撑他的实验,我想他一定是在追寻自己生命里的曙光吧!就像《朝闻道》里的霍金向排险者问出的那句"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极三问",并且不断在追寻那份答案吧!
以AlphaGo为代表的弱人工智能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在各行各业中将会出现各种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就业问题上,失业人数势必大幅上升,社会福利也将被迫提高……强人工智能的出现会让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超人工智能如果出现,那或许我们会活在科幻的世界里……
我们的父辈迎来了互联网时代,有的抓住了机遇,成功登上了互联网号方舟,而有的错失良机……我们这一代,即将迎来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能不能上车,真的只能看自己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说不定一夜之间就普及全世界,在带给我们无数便利的同时,诸如失业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我们是否做好准备了呢?在这里我仅只弱人工智能时代,强人工智能时代我想只能由一小部分人收益,就如图如今的大众车与豪车的区别一样,同样,强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也是上层建筑才有资格头疼的事,我们也只能祈祷电影只是电影。至于超人工智能,我想那该是我的曾曾曾曾孙头疼的事了……
以下引用原文: 基于“五秒钟准则”,我个人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家政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如果就全人类的工作进行一个粗略的估计,我的预测是,约50%的人类工作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可能影响包括三种类型:人类某种工作被人工智能全部取代;人类某种工作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人类某种工作转变为新的工作形式。与其他科学家或未来学家相比,我的预测比一部分人激进,比另一部分人保守。如果历史进程如我所料,那么,在未来10年里,至少有一半人需要关心自己的工作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需要在未来的人机协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那么,读到这里的你,是否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时代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在时代的巨轮上,适用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可不止适应宇宙文明!
失业势不可挡,但失业之后,势必也会诞生出一系列新时代下的岗位,就如工业革命下的马夫车夫变成了现在的司机,信息革命下的交易所股票信息录入员变成了现在的股票销售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我们,在见证历史!
这本书,我认为更多的是在为大众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人工智能来了!
改变与否,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