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好想大哭一场,但也只是委屈了两秒,而后在“放马过来吧,我爱痛苦,痛苦使我自由”的声音中清醒过来。
哭泣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压抑,是不知所措,是像迷失在雾里一般。
1
昨天,我开始了一份新的工作。新工作位于市中心的一幢高楼大厦里。
这是我第一次在CBD大楼里工作,环境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高处的视野,我能看到这一整片城区的建筑和遥远环绕城市的山脉。
心理感受也有很大不同。
现在这份工作状态要对比的是两年前。
两年前,我在从事电商/平面设计,在一栋新建的小楼里,一排整齐不高的房子里,办公室会放着音乐。
那时候,我很开心得到那份工作,因为自学的平面设计水平不高。那时候,我心里想的,是怎么提高设计能力?是面对设计这个领域的不同分类中,我最喜欢什么?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到我的强逻辑思维可能更适合UI。
那时候,我的工作态度是无所谓加班。因为以前做其它工作的业余时间也是在学习设计,所以只不过是给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一个标签而已。
所以,我努力的工作,拼命的学习。
但是不知道是上帝在摇晃酒杯,还是我天资愚钝。我没能突破自己的学习瓶颈,所以就有了过去两年的经历——教育学徒。
兜兜转转。
这两年的经历改变了我很多。
这一刻,我看到的是这个企业在做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用户是否价值,在整个行业领域又是否有发展机会,我要过怎样的人生?我可以如何参与,我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我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人,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硬技能,三十五岁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子,届时又会面临什么困境... ...
这一刻,我还会想,如何提升团队工作效率,如何不加班,原因是什么... ...
过去两年,学徒生涯带给我的是思想阶层的跨越,是我以前重来没有接触过的思想和工作方式。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习得了一些思维技能,这些思维技能可以帮助我去思考很多东西。
但是最终答案必须自己去寻找。
2
我要过怎样的一生?
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会告诉自己,我是不是过早给自己设限了?很多事情我都还没有去经历,去深入理解,为什么要去排斥,应该去挑战和体验才对。
所以,我坚持着,我旁观着。
我也没办法逃离。
父母将老,我无法随愿过一生。
我会这样安慰自己,随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能过好一生,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就好像练习吉他一样,如果我们热爱吉他,就必须经过最初练习时琴弦带给手指的疼痛,哪怕有怀疑,也要坚持下去。
不过我也知道,完全按父母的期待去做,会得不偿失。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列出父母心中的答案时,我快速用笔划去了那个想法,写下得不偿失。
3
我希望完全的以内在动机去生活,但是我想,内在动机也受着视野的影响啊。
就好比一个站在山脚的人,从来不曾知道山顶的风景是什么,也不曾见过山顶。那么他的内在动机可能就是在草原上奔跑,无拘无束。
但是,狼来了呢?
所以,他开始期待寻找一处没有狼的地方。
这个过程,他没有方向,所以他也无法完全的遵从内在动机吧。
我的想象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只能运用一些价值意识、自我整合,来调节到略内部的自我决定模式。
CHANGELOG
- 2019-02-23 素素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