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迪亚斯-盖伦(Claudius Galenus , 129~199),也被称为“帕加玛的盖伦”(Claudius Galenus of Pergamum,帕加玛位于土耳其),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第二个医学权威。盖伦是最著名的医生、动物解剖学家和哲学家。他一生专心致力于医疗实践解剖研究,写作和各类学术活动,撰写了超过500部医书,并根据古希腊体液说提出了人格类型的概念,主要作品有《气质》《本能》《关于自然科学的三篇论文》。
盖伦医学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基础上的一座医学大厦。亚里士多德对盖伦医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既有研究方法上的影响,又有具体观点上的影响。盖伦秉承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经验观察法与逻辑演绎法。盖伦在解剖学上的成就,既与他重视了亚氏溜下的大量动物解剖学资料有关,也与他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方法从事医学研究有关。盖伦遵循亚里士多德天地回轮的设想,提出了血液运动潮汐说:认为脉搏和呼吸的目的一样,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方面不同,据信脉搏取决于动物体,而呼吸取决于生命机能;这两种活动,在所有其他方面,无论在目的上,还是在运动上,它们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近代生理学之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在1628年的出版的《心血运动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循环系统做了比较系统的描述。从而推翻了“血液潮汐论”,建议了“血液循环学说”。他在实验中发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会像被压力驱使一样从血管里喷涌而出,这种力在触摸脉搏时也可以感受到。
血液循环的发现
1616年4月中,哈维在骑士街圣保罗教堂附近的学堂中讲学,第一次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
(1)比较方法得出血液流动动力来自于心脏
哈维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解剖动物来说明人体解剖学。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描述了人体的皮肤、脂肪、表层肌肉、腹脏器官,并运用生动的比喻以加深听讲者的印象。在描述胸腔和胸部器官时,哈维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心脏的结构,心脏的运动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他明确指出:血液不断流动的动力,来源于心肌的收缩压。
(2)定量方法得出血液是循环的
哈维反复利用定量方法,这在他以前以及同代人的生命科学研究中是不多见的。他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来最先形成血液循环这一概念的。哈维估计心脏每次跳动的排血量大约是两盎司,由于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所以用简单的乘法运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每小时大约有540磅血液从心脏排入主动脉。但是540磅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的整个体重,甚至更加远远地超过了血液本身的重量。因此哈维似乎明显地认识到了等量的血液往复不停地通过心脏。
(3)实验方法血液流动方向
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它们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就马上瘪下去了,这说明血是从心脏里向外流出来的,由此证明动脉里的血压在升高。
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这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脏的。
哈维在不同的动物解剖中发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从动脉血管流出来,流向身体各处,然后,再从静脉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
提出这一假说后,他花费了九年时间来做实验和仔细观察,掌握了血液循环的详细情况。
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哈维无法证明动脉血是怎样进入静脉血管中的。他曾断言: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肉眼见不到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他没有找到这种“中介”的毛细血管,因为他没有使用显微镜。这一工作后来是由意大利医学家马尔切洛·马尔比基最后完成的。
西方的医学和哲学基本是相伴相生的,哲学中孕育了医学,运用哲学的思想,指导医学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盖伦医学,会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基础之上,盖伦遵循亚里士多德天地回轮的设想,提出了血液运动潮汐的假说,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那种理论是错误的。
西方医学,很多是建立在对动物的解剖,做实验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纠正既往的错误思想,这对医学的进步,功不可没。但是在医学的今天,过度的精细,追本溯源到分子、粒子、电子,把一个个生命体拆分到最小的单位去研究,是不是破坏了事物的整体结构,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呢?我们要不要把哲学的、宏观的观念,应用到医学的研究中呢?这真的值得我们细细思考!
参考文献:
1.古希腊著名人物--“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新浪网.2008-03-19[引用日期2015-05-9]
2.贝恩德·舒 张社蚕译.大科学家:三联书社,2008:36
3. 哈维、威廉·哈维——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岩系地标[引用日期2013-10-19]
4. 探索者长廊 .上海科技馆[引用日期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