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圣人写“错字”,巡抚遭雷劈

明朝时期,一位巡抚经过牧野时,忽然天降大雨,眼见无法继续赶路,便让下人寻找避雨的地方,下人赶着马车闯进了一座庙中,那巡抚见雨势太大,一时半会无法继续赶路,便从车上下来参观这座大庙。

听庙祝介绍,这里竟然是比干的墓冢,巡抚顿时来了兴致,他一边听这庙祝讲述,一边随意走动,不知不觉来到一块石碑前,只见石碑上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大字,巡抚便询问庙祝这四个字的意思。

庙祝说道:“这是孔圣人留下的真迹,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殷商比干之墓。”

巡抚闻言大笑道:“原来圣人也有错的时候,连墓字都写错了,且看我今日做一做圣人的老师。”他让人拿来工具,在“莫”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土”字。

巡抚看着自己的杰作,抚须笑道:“这才是墓字吗?想不到本官今日做了圣人的一字之师,真是痛快。”

巡抚的话音刚落,忽然一道惊雷落下,将那石碑劈的石粉纷飞,把他吓得一下瘫坐在地,石粉落了满头满脸,等石粉散尽,众人看到石碑上刚刚被加上去的“土”字居然被雷给完全劈了去。

巡抚见状,只吓得心惊胆战,急忙磕了几个头,也不管雨大路难走了,带着下人,冒着雨逃也似的跑了。

公元前497年,孔子路经牧野,所乘坐的牛车忽然坏了,孔子便问弟子到了何处,弟子告诉他应该是比干墓的附近,孔子最是崇敬比干,听闻到了这里,急忙下车前去祭拜。

祭拜完比干之后,孔子看到旁边有一块石碑,便用佩剑在石碑上刻下了“殷比干莫”四个大字。

随行弟子看到这四个字很是奇怪,便问道:“夫子为何刻的是‘莫’,而不是‘墓’?”

孔子回答了四个字“借地为土”,意思便是比干生于此,葬于此,魂归于此,他永远扎根在生他养他的厚土中了。

那胸无点墨的巡抚不学无术,误以为圣人写错了字,妄想做圣人的老师,岂不是贻笑大方?

恐怕从那以后,这巡抚也会多一个绰号:土巡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