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微博上看了一个短片,短片拍的很不错,但更让我喜欢的是导演。
短片导演是英国利兹大学会计系大一的学生刘思成。《金殴殇》从拍摄到成片,历时8个月,用的全部是她的课余时间。
“我不想等到40岁,回首自己的20岁,说是我父母让我放弃了电影梦与从事幼儿心理工作的梦想。其实没有谁能让你放弃梦想,去做就是了。”
刘思成初中的梦想是做导演,高中时因为小妹妹的诞生,又开始迷恋幼儿心理教育。高考结束,却在父亲的劝说下,选择学金融。如果不出意外,她理想的职业是去华尔街。就像所有的追梦人一样,不管走在哪条路上,只要坚持,梦想都一定会照进现实。
很多时候,理想的职业与我们的梦想并不是一回事。所以很多的我们,为理想的职业而放弃了梦想。
我们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件事情没有做,只能说明你没那么想做。
我小时候有演员梦、画家梦,这些梦一直被父母说成“做梦”。
其实,如果你没有那么完美主义、豁得出去,实现梦想是一件容易的事,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也是一件容易的事。
梦想从来不应该被完美绑架。你只有义务尽力去做,而没有义务一定做好。
我有一个朋友,工作后第一年,空闲很多,于是报了一个绘画班。因为找不到成人绘画班,只能与一群小学生挤在一起。她是绘画班里最用功的学生。因为她的“同学”大多是被父母逼着学画的,并且除了画画,他们还要上好多个培训班。
她说:
如今回忆22岁的我,看到我坐在孩子中间,窗外是下午三点的阳光,这是我最喜欢的自己,因为我与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梦想的核心价值只有两个,一是热爱与喜欢,二是去做。
我的一个小师妹最近的梦想是睡杨洋,所以她每天搂着杨洋的照片睡觉。“我不能等到我老的时候,看着杨洋变成了今天的齐秦,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与永远感叹现实残酷的人相比,我更喜欢想睡谁就睡谁的姑娘。无论现实如何,她们总有办法活得热气腾腾。在她们身上,没有喜欢就要做好的执念,所以更容易凭兴趣而开始做任何事。
去做的背后,站着喜欢;而做好的背后,站着的是他人的评判。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与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是担心它既不能谋生又不能谋爱,最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活给别人看。
喜欢就要做好;如果做不好,会被人笑话,所以干脆不做吧……你已经做过太多证明题,努力成长成熟的意义,不是把证明题做得更好,而是不再做那么多证明题。
以前,我喜欢人群中的优秀者,现在却更喜欢那些活得兴致勃勃的平庸者甚至笨拙者。他们尊重自己的喜欢,无视他人的评价,没有把人生过成一场辛苦的坚持,而是尽最大可能取悦自己。
工作的时候,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做好,这是敬业。工作之外,要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是生活。当你不再年轻,回首往事,希望你追过喜欢的人,做过喜欢的事,你所有的梦想都没有因为谁而搁置。